文学|祖母的绿豆凉粉汤
作者:翟凌枫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8-06 15:41:14我的家乡河南沁阳,在牛角川与沁河水的滋养下,孕育出无数令人垂涎的风味。其中,被誉为“怀府一绝”的绿豆凉粉汤,便是独属于这片土地的舌尖记忆。
顾名思义,绿豆是此汤的灵魂。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绿豆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吕氏春秋》《齐民要术》等典籍中便有记载。中医视其为药食同源的佳品,能清热解毒、安神去燥。
儿时的我贪玩贪嘴,“上火”是常事。每当额头发烫、咽喉肿痛,蔫蔫地躺在床上时,祖母总会像“及时雨”般出现,端来一碗加了白糖的绿豆凉粉汤。温润甜香的汤滑入腹中,一股绿豆特有的清冽凉意便周身游走,不适感顿时消了大半。自那时起,我便爱上了这碗汤。
祖母是熬汤的好手。每逢秋收,她总要亲自去买回五六斤上好的绿豆,趁鲜送到磨坊磨粉。新磨的绿豆面尚带余温,凑近一闻,那特有的淡雅清香便轻袭鼻尖,令人沉醉。回家后,她迫不及待地取小半碗绿豆面,掺入等量白面,用温开水调成稀滑的面糊。待锅中水沸,便缓缓倾入面糊,手中筷子不停搅动,转眼间,一锅浅绿的豆糊便氤氲着热气,翻滚起来。
此时,祖母会从老橱柜深处摸索出一包旧报纸裹着的碱面,轻轻拈起一撮,撒入锅中,再搅几下——神奇的一幕出现了:浅绿的糊汤渐渐化作深绿,晶莹剔透,宛若凝脂,凉粉汤之名正源于此。幼时的我总惊叹于这变化,直呼祖母是“魔法师”,常惹得她开怀大笑。
待锅中“咕嘟咕嘟”泛起大泡,祖母便投入两勺蒸好的糯米饭。这软糯弹牙的米粒,让汤的口感层次分明,更添嚼劲。待米粒与汤交融,再撒些干桂花提香,一锅地道的绿豆凉粉汤便大功告成了。看似简单的步骤,实则处处有门道,稍有不慎,便失了那正宗风味。
汤成,祖母会趁热为孙辈们舀上几碗,每碗都豪爽地添一大勺白糖,细细拌匀。新出锅的凉粉汤晶莹剔透,热气氤氲,宛如秘林仙境。趁热啜一口,细腻爽滑的汤体裹着舌尖,清甜厚重的豆香与米香直冲鼻腔,未及咽下,便忍不住想再尝一口。一碗暖意融融的“祖母牌”凉粉汤下肚,周身舒畅,心绪安宁。
祖母常说,这手艺是向太奶奶学来的。后来,她又手把手传给了母亲。如今祖母年迈,母亲便接过了为全家熬汤的“接力棒”。每当家人“上火”,母亲总会及时捧出这碗绿豆凉粉汤,守护家人的安康。
于我而言,这碗绿豆凉粉汤,早已超越滋味本身。它是舌尖上的乡愁,是祖母手心的温度,更是代代相传、无声流淌的爱意。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胡梦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