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以人工智能赋能文化IP创新 提升重庆城市国际传播力

作者:姚 鑫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8-09 08:07:07

79b0372981fd5be85f73fc60f8c1d38.png

文化引领科技创新,科技赋能文化发展,两者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庆在新时代展现出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面对全球文明交流互鉴新趋势,重庆应坚持创新驱动,充分发挥文化与科技融合优势,积极培育和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IP(知识产权),不断丰富城市形象内涵,讲好新时代重庆故事。

筑牢智能产业底座,夯实创新发展基础。AI(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正为文化IP的创新注入全新动能,成为重庆提升城市国际形象的重要引擎。要建设创新平台,拓展IP孵化新空间。依托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等创新高地,加快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推进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文创、数字出版、文旅等领域的集成应用;着力布局AIGC工作室、数字版权基地、AI艺术实验室等平台,推动重庆本土文化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为文化IP的创新孵化和全球传播提供有力支撑。要推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促进资源高效协同。着力打通文化产业链上下游环节,鼓励文化企业与科技企业、高校院所跨界合作,推动AI、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内容创作、IP孵化、版权管理、市场营销等全流程环节的深度应用;促进数字出版、文旅等行业实现数据互通、资源共享,提升产业链整体智能化水平,为文化IP创新发展注入持续动力。要夯实文化人才支撑,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注重多层次人才的引育并举,加强对AI研发、内容创作、品牌运营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通过搭建创新交流平台、完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青年人才、专业团队参与文化IP创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创业政策服务,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激发文化产业源源不断地创造活力。

深化内容创新表达,打造文化IP高地。AI为内容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技术支撑和创意空间,成为重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持续推动智能创作,拓展内容表现形式。积极应用AI绘画、智能写作、虚拟数字人等前沿技术,赋能洪崖洞、长江索道等旅游资源的创新表达;通过AIGC等快速生成动漫、数字藏品、互动短视频等多元化产品,催生出一批兼具国际水平和重庆特色的数字文化IP,提升重庆城市的辨识度与影响力。要持续融合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IP。深度挖掘本土传统文化资源,借助AI语音合成、动作捕捉、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推动非遗技艺和民俗故事的数字化转化与创新演绎;打造“数字川剧”等原创IP形象,让传统文化以更新颖、更国际化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助力重庆本土文化“出圈出海”。要持续培育内容创新业态,激发文化消费新动能。围绕虚拟演艺、线上展览等新型内容业态,推动文化企业跨界融合发展,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文化消费场景;依托AI大数据分析,精准洞察用户需求和消费趋势,推动文化产品个性化、定制化供给;鼓励培育数字文博、云展览、元宇宙体验等消费新场景,丰富文化产品消费供给,提升市民与游客的获得感和体验感。

构建国际传播体系,塑造城市国际形象。要持续拓展文化交流新场景,激活文化IP国际互动新活力。依托数字IP形象,积极参与国际艺术节、数字文博展、云端交流周等全球性活动,推动“数字川剧”“三峡元宇宙”等原创IP与海外观众深度互动;通过AI驱动的多语种虚拟导览、智能讲解等方式,提升海外受众的沉浸式体验,促进重庆本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明的交流互鉴。要持续创新数字内容“出海”机制,打造文化IP全球传播新矩阵。充分发挥AI在多语种内容生成、个性化推荐、国际社交媒体营销等方面的优势,推动重庆本土文化IP以短视频、数字藏品、虚拟演艺等形式登上国际主流平台;支持企业与国际数字内容平台、海外文旅机构共建文化IP推广联盟,探索虚拟展馆、数字艺术品国际交易等新型“出海”渠道,让城市品牌更好走进全球视野。要持续完善国际传播服务体系,提升城市开放创新形象。加快建设覆盖多语种、全天候的智慧文旅服务平台,为来渝游客及海外用户提供一站式数字化文化体验;大力培养国际传播人才和跨文化团队,增强重庆本土文化IP的全球表达能力;系统策划城市国际形象主题活动,持续丰富城市品牌内涵,不断提升重庆在国际舞台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作者:四川美术学院视觉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本文为重庆市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3YB03成果

编辑:陈骅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