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峰专栏|大盛走笔⑤拓染体验
作者:李立峰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8-11 08:53:56真正掀起大盛行高潮的,是非遗体验——拓染。
拓染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利用自然中植物的花、草,茎、叶等材料,通过敲打的方式,将植物的汁液渗入织物之中,从而留下植物自然的色彩、形状和脉络纹理。这种艺术,很多人小时候都玩过,或者带孩子体验过。
“今天,拓染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重庆市渝北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李红说,就在众文友赏花拍照的时候,她采集了一些花和叶,并用明矾水充分浸泡20分钟。这样,就可以让植物饱含汁液,同时锁住这些汁液,从而更好地拓染。
她选择敲打的工具不是橡皮锤,而是大大小小的石头。这样的好处就是,接触点更小,需要敲打得更多、更细、更有耐心。
大家把选好的绿植摆上手提布袋上。摆法颇有讲究,既疏密相间,又相互呼应,总之要拗出艺术感来。
绿植摆好后,用透明胶带固定。然后,用小石头沿着绿植的边缘敲打,定格花草的轮廓,再依次向内敲打,力度需适中,确保汁液充分沁入,但又不能敲烂,失去纹理。拓染看似简单,其实是个巧工细活。
一帮老大不小的文友拿着石头敲敲打打,一瞬间回到了童年,笑容爬上每一个人的脸庞。一时间,耳畔全是“当当”的声音,像密集的鼓点。敲打时的那股认真劲儿,丝毫不亚于当年高考时的奋笔疾书。如果把这些敲打声录下来,该是创作多么动人的素材。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
每个人的手提袋上,画面都不相同,或素雅,或重彩,或简洁,或繁复,皆随个人喜好。可以说,每一个都是绝版,每一个都是孤品。
看着自己卖力完成的作品,每个人都既新鲜又兴奋。构思巧妙的作品,总能得到大家的赞赏与点赞。
原以为,拓染体验就这样结束了。不!精彩的还在后头。
漫画家游江率先完成作品,然后拿出两支红黑两色的记号笔,在拓染作品旁写上了艺术字——“谁寄我相思”。天然的植物造型,再配上艺术家的妙手,化腐朽为神奇,顿时成为一件千金不换的艺术品。
很快,游江老师身后排起了长队,大家争相请游江赐字。“让生活在审美中虚度”,“刻骨的风已浅蓝在日子里”,“两片落叶是花语”,“自然是我的疗愈师”,“草木春秋,松涛琴鸣”,“一个人随风行走”……游江根据拓染内容,配上贴切而走心的文字,一时间风光无两,成为全场最靓的崽儿。没有之一。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一切,仿佛都是为了这次重逢酝酿好的。“天气清爽,山林清新,一路欢声笑语,一路收获当地乡村振兴的硕果累累。”常克的总结,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勤劳朴实的村民,务实担当的干部,建设家乡、不负韶华的共同愿景,是天险洞村蝶变的秘诀。这就是我找到的答案。
“一次美好的相逢,足以回味一个礼拜。”返程的路上,文友如是说。
编辑: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