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陈正义专栏|荣昌安陶小镇

作者:陈正义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8-11 16:08:45

选泥、成型、装饰、烧制,临摹制陶工艺时,我神思恍惚。

小小陶坯,仿佛连接了千年的历史。沉睡已久的形象被一一唤醒。

人面盆,陶鹰鼎,尖底瓶,兵马俑,汉绿釉,唐三彩……从一件陶器到另一件陶器,流动着古老的叙事、各式的风格,柔软或坚硬,晦暗或明快,单调或多彩,粗野或温润……

f92121594d1da5273946fac8ec9f7517.jpg

对比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紫陶、广西钦州坭兴陶,我摸到了重庆荣昌安富陶的骨头,“红如枣、薄如纸、声如磬、亮如镜”,一时惊艳了世界的眼睛。

装水、盛米、烹饪、摆设……那些过往的记忆,即便现在也是主要的生活存在方式。我们与祖先,不过是变换了一个时空的场景。

揉泥、拉坯……随意变形,从里向外,打开内心的遐想,寻求最想成为的样态。

旋转的梦想,越来越宽。

我想尽力把它旋转成祖宗的模样,纯朴、实用与慈爱,透着大自然的气息、人间的烟火和爱的期许。

专注、淡定,在凝固的制陶时空里,我仿佛找到了自己。

从一块泥到一具陶,必须历经匠人的打磨,窑火的淬炼,自我的革新,才能实现蜕变与重塑。

黏土与弱水,彼此靠近,融为一体,生成的光辉高过云朵。

这不,供人瞻仰的蛋壳黑陶高柄杯‌,谁都惊疑,它生产于千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可器壁薄至0.2毫米?!

面对如此精绝的技艺,我只能啧啧称赞。同样的水、同样的泥以及同样的手法,为什么我们现代人还难以企及祖先的高度?

先进抑或落后?原始抑或现代?早已没有了界限。

对祖先,我只有敬仰。

从彩陶到灰陶、黑陶,不知承载了多少的汗水、心血与梦想,也不知搁下了多少日子、技艺和争斗,见证了人类从游牧到农耕、从蒙昧到文明的历史变迁。

漫步“陶宝古驿道”,我把自己遗忘又找回。道旁陈列的一具具陶器,不管是受人青睐的,还是遭人遗弃的,都占据着应有的位置,互不打扰,在一个个落日晨曦中各自站成生活的风景。

一丝陶埙从檐缝里飘出来,清香而悠远。

我的思绪,深深跌入拉长的怀旧乡韵里,一抹烟火,几点乡愁。

编辑:胡梦元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