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军 杜玲
重庆忠县:工业园区成为“鹭鸟天堂”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8-12 08:41:30或展翅翱翔,或林间起舞,或枝头小憩……近段时间,数千只鹭鸟在重庆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重庆海螺水泥”)厂区栖息繁衍,好一幅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相得益彰、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重庆海螺水泥位于重庆忠县工业园区乌杨新区,系安徽海螺集团投资40亿元在西南地区布局的重要生产基地,水泥年产能640万吨。
重庆海螺水泥厂区东侧曾经是一处约30亩的裸露矿山,该企业通过护坡治理、改土绿化等手段对其进行改造,并先后栽植栾树、香樟等乔木1.2万株,使厂区植被覆盖率提升至85%。2015年春,这片树林飞来一群白鹭。后来,每年春夏季节,都会有大批白鹭到此筑巢繁衍。
白鹭对生态环境很敏感,被称为“大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其栖息状态是当地水质和空气质量的“活体指标”。
重庆海螺水泥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营造生态林、水体治理的同时,对厂区实行全封闭式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外来干扰。据监测,近几年,企业厂区的白鹭种群规模较2015年大幅增长。同时,还有夜鹭、池鹭、牛背鹭等10余种野生鸟类到此繁衍生息,最大种群数量突破3000只。
据了解,多年来,重庆忠县持续全面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对重庆海螺水泥等绿色标杆企业给予环保电价补贴、技改专项基金等政策红利,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重庆海螺水泥先后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绿色矿山,其生态化改造经验已在川渝地区6个水泥基地推广。
绿植葱茏,鹭鸟翔集。现如今,重庆海螺水泥已成为长江流域鲜见的工业区野生鸟类栖息地。在这座“花园式水泥智能制造工厂”里,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相辅相成、融合共进,其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经验为长江经济带工业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
编辑:赵真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