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引擎”驱动发展“加速度”——重庆市巴南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党委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8-12 11:06:50在重庆国际生物城这片创新热土上,巴南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党委以“五链融合”为抓手,打造强劲“红色引擎”,将党建活力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通过建强组织链、激活服务链、培育创新链等举措,为130余家集聚企业搭建起高效高能发展平台,推动园区协议产值突破千亿元,更以精准服务破解企业发展痛点,在融资助力、政策申报等方面交出亮眼答卷,让“红色细胞”在产业链各环节持续释放动能。
建立“服务链”快速响应机制,助企纾困提升实效。联合链上区经信委、区科技局等区级部门,协同区商务委、区税务局组建服务专班,细化完善专班全程深参与、专家指导明标准、专人蹲点促快办等措施,用心用情帮扶指导园区重点企业智翔金泰加快技术合同登记工作。在产业链党委的全力帮扶指导下,智翔金泰只跑动2次完成所有流程,从正式请示到批复到系统通过仅用时5天,比全市平均用时大幅缩短六成,是目前全市批复认定时限最短、最高效的涉外技术合同登记,成为重庆生物医药最大金额出海案例。
优化“政企银研”协同机制,精准滴灌金融活水。在产业链党委全程指导帮扶下,20余家企业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取得积极成效,解决企业燃眉之急。生物城企业百亚股份、天府可乐精心研发推出益生菌卫生巾、藿香味小可乐等创新产品,受到市场欢迎和追捧。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巩固拓展市场竞争力,企业积极推进设备升级换代、扩建生产线,但面临不小的资金压力。产业链党委组建党员攻坚小组多次赴企业车间核实改造方案,协助完善申报材料,成功助力百亚股份“增效智造”项目获批2500万元、天府可乐无菌生产线改造项目获750万元支持。值得一提的是,百亚股份凭借智能化升级成果,成功获评2025年重庆市先进级智能工厂,数字化生产效能大幅提升。为积极助力生物医药企业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产业链党委联合重庆生物医药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举办两场专利拍卖活动,成交专利41件,成交额达3298万元,同时,全力推动国家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申报,进一步优化完善产业生态。
创新“线上+线下”协同机制,充分释放改革红利。重庆国际生物城成功获批生态环境部优化环评分类管理试点后,产业链党委第一时间联合市区生态环境局组建政策宣讲队,20名专员分片包干,3月10日政策印发当晚便通过线上会议向仝干医疗等企业解读10类生物医药项目免于环评的利好。针对仝干医疗2亿元生物人工肝产业化项目,红色服务专员全程陪同企业运用“环境准入自助查询APP”核实选址合规性,从原辅材料到污染物排放逐项核查,仅用1天就完成申报材料准备,助力项目成为全市首个享受该政策的案例。通过“事前指导—事中帮扶—事后监管”的全链条服务,产业链党委帮助仝干医疗节省环评费用超20余万元,项目建设周期缩短3个月,目前正推动建立“一证式”监管体系,结合在线监测、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在严守生态底线的同时,已协助另外3家企业享受免于环评政策红利,为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筑牢保障。
下一步,巴南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党委将坚持以重庆国际生物城“红色细胞”党建品牌为引领,紧扣“五链融合”关键抓手,聚焦企业所急所需,做实做细各项服务,让红色动能深度渗透产业发展各环节,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加速前行。
(重庆国际生物城供稿)
编辑: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