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重庆巫山:以专项监督助力全县文旅融合“出圈”

作者:朱丹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8-13 15:29:01

文以载道,旅以致远。坐拥三峡奇景与千年文脉的巫山,正以文化为纽带串联山水风情,加速向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迈进。在刚刚落幕的县人大“年中会议”上,巫山县人大常委会聚焦县委文旅融合决策部署,专题听取县政府关于世界级知名旅游目的地暨文化强县旅游名县建设情况报告,以精准监督为笔、务实建议为墨,为当地文旅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一系列融合成果持续涌现,让巫山故事愈发鲜活动人。

监督护航,让历史文化“活”脉传承

“文旅产业作为我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但一定程度上面临‘摸不着讲不出卖不好’的窘境。”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历经多次调研后一致认为。鉴于此,县人大常委会将文化强县旅游名县建设纳入重点监督清单,持续跟踪问效:2018年专题评议旅游产业发展,2025年专题听取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汇报,并先后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深入景区“沉浸式”调研,发现并剖析文旅资源活化利用痛点。

在人大监督推动下,县政府加大文物修缮投入,更加注重活化利用:大昌古镇青砖黛瓦间,实景演出让游客“穿越”回明清市井;神女祠亭台楼阁的古典味与茶咖书吧的现代风碰撞出独特魅力……

“以前来巫山,看的是山水。这次再来,品出一些文化味儿。”刚结束巫山之旅的游客李女士兴奋地说。

建议赋能,让地域文化“火”热出圈

巫山“宝贝”多。但巫山烤鱼、翡翠凉粉等美食,宁河刺绣、三峡竹编等手工艺,曾因产业链短板和品牌力弱而“养在深闺”。县人大常委会敏锐捕捉这一痛点,创新性地邀请旅游博主和村播达人列席人大“年中会议”,他们与人大代表充分交流,针对“标准化不足、营销乏力”等问题,提出了“打造‘巫山味道’公共品牌”“用活职工文旅消费政策”等建议。

这些建议迅速转化为务实举措:县委宣传部推出“潜哥侃巫山”“翘哥说巫山”等系列文化视频,扩大地域文化影响;县商务委规划建设的美食街区引入标准化管理,持续打造“渝味360碗”美食品牌;县文旅集团借力总工会“职工文旅消费政策”,推出工会春秋游定制线路,吸引周边区县职工组团体验……从品牌塑造到业态创新,全方位点燃的特色地域文化“出圈”引擎,让“巫山味道”香飘万里。

合力攻坚,让风情风光“合”璧共赢

“过去游客游三峡,多是‘坐船看山、下车拍照’,神女传说的浪漫没处体验。”县人大代表朱德秀坦言,这是巫山文旅的“老难题”。针对“环线交通接驳不畅”“游轮线路体验薄弱”等问题,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提出“环线联动+文化植入”方案,推动打破景区多头管理壁垒。

不久后,一系列举措落地,成效初现:巫峡·神女景区南北环线交通接驳专线提上日程;“飞阅三峡港湾,探索神女巫山”爆款低空观光旅游航线进入论证;三峡之光“游船+科技秀演”、三峡竹枝“水岸+互动秀演”、巫山神女“话剧+文化秀演”等沉浸式体验场景初具雏形。“进入暑期以来,‘文化+风光’线路已累计接待43.4万人次,同比增长超20%。”县文化旅游委副主任冉淑琴介绍,文旅融合让巫山从“过境游”逐步转向“深度游”。

从千年文脉的“唤醒”到地域特色的“出圈”,从山水风光的“串联”到文旅效益的“倍增”,巫山县人大常委会用监督实效与智慧建议,让巫山的山水之美与人文之韵深度交融,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蓝图正徐徐展开。

编辑:别致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