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查晶芳专栏|穿越梭布垭石林

作者:查晶芳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8-13 16:15:51

仲夏,一踏入恩施梭布垭石林的小广场,周身燥热倏然间就被一层幽凉裹住。千余米的海拔,将这方天地酿成了一瓮沁骨的天然凉荫。

梭布垭,土家语意为“三个垭”。垭,是山与山之间的缺口。四亿六千万年前,这里是奥陶纪的海床。漫长幽邃的时光里,造物之手施展无穷之力,将这片石林碎裂、抬升、沉陷、折叠,最终淬炼成眼前这铮铮石骨。行走其间,恍若潜入时光深流,化身一尾游鱼,尽享海底清凉,慢品峥嵘古意。

巨石森然,深灰如铁,本不奇。奇的是石上条条横纹,如天书密匝,将山石切割成层层岩页。细辨,石壁间还嵌着凝固的生命:入口处那直角鹦鹉螺化石,便是赫赫有名的“中华震旦角石”。此为喀斯特岩溶的杰作,每一道溶蚀的纹路,皆需万年光阴细细雕琢。指尖拂过冰凉石肤,仿佛触到时光嶙峋的脊骨,疑惑与惊叹交织,心底漫涌起无言的敬畏。这庄严的巨石,并不拒绝苔痕为它披上茸茸绿毯,野百合也轻盈跃至其肩头。无名草在石缝间摇曳,叶尖悬着晶莹的水珠,晃悠悠,颤巍巍,将坚硬衬得如此柔软。古老与鲜活,此刻默然相契。

钟磬石卓然而立。几片竖石如扇页排开,下悬空窍,形似倒锥。以掌叩之,嗡然清响,浑厚悠远,真如钟磬遗韵。土家人视其为通灵之物,清音可寄福祈。众人纷纷叩击,余音袅袅,似与远古对语。此外,神虎含玉、群蛙啸天,皆惟妙惟肖。微风掠过石林,草木簌簌轻吟,恍若为这天地奇观低回伴奏。几缕夏阳穿透浓荫,在石林间投下斑驳的光影,更添几分秘境幽玄。

“坐井观天”处,两壁危崖高耸,中裂一孔,泻下一片幽蓝天光,如嵌在深井之底的琥珀。井底有石蛙,昂首向天。围观际,众人笑言皆成井蛙了。心头蓦然一紧:谁不曾困于各自的深井?还是时时仰望那方寸天光,得一丝透亮吧。正思忖间,“啪嗒”一声,岩壁上沁出的冰凉水珠,滴落颈间,一个激灵,如醍醐灌顶,一线清明直透心底。

石林深处,犀牛沟凉意最盛。双崖壁立,挤出一条幽仄地缝,四百米长,四十米高,常年恒温十六度。步入其中,如坠天然冰窖。石阶湿滑,众人小心翼翼,鱼贯而上。脚踩着窄窄的石阶,指尖抚过岩壁的溶纹和那闪着幽幽绿光的苔藓,仰首唯见一线天光泻下,恍惚间像是踏进了幽深的时光隧道,成了这亿万载时光长卷里一枚微小的标点。确实,在无垠的地质洪荒面前,个体生命何其微渺,过往得失又何必执念?不如学这山石,无论向光还是朝阴,皆稳稳而立,站成最坚实的自己。

同行的霞姐一路笑声爽朗,灿若云霞。行至对歌台,霞姐一时兴起,邀导游对唱。这台并非真正的戏台,只是两块平坦巨岩相对而立,为青年男女隔石对歌、互诉衷肠之地。然,巨石无言,寓意却深:人心易变,磐石不移。

先前在车上导游就介绍过,梭布垭是恩施“女儿会”的盛地。“女儿会”被誉为土家“东方情人节”,每年七夕拉开序幕。赶场相亲和情歌对唱是其主要活动。幺妹们盛装赶场,背篓里山货琳琅。小伙若中意,便上前问价。姑娘若心许,价便低得离谱;若不喜,便只低头拨弄筐中鸡蛋。“猜猜何意?”导游笑问。“滚蛋!”霞姐脱口而出,众人拊掌大笑。帅气的导游随后给我们唱起土家族经典民歌《六口茶》。

此刻,霞姐和导游正对唱这首歌。“喝你一口茶呀,问你一句话,你的那个爹妈噻,在家不在家?”“喝茶就喝茶呀,哪来这多话,我的那个爹妈噻,已经八十八(二人年龄相加)!”一问一答,从哥嫂、姐妹问起,末了探得姑娘芳龄:“眼前这个女娃噻,今年一十八!”导游唱得字正腔圆,霞姐也学得有模有样。我们忍俊不禁,录下这夏日石林里的鲜活欢愉。

暮色四合,走出石林,簇簇石峰已化作深浅不一的墨色剪影,永远留在了我们身后。然,石林的清幽奇崛,姐妹们的笑语欢颜,连同那滴落颈间的清明水意,都已悄然渗入心底,无声滋养着中年的沉静与豁然。


编辑:王诗雨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