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黔江濯水镇:“党建聚力+集体入资”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作者:胡红兵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8-13 16:38:148月12日,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乌杨社区黄桃产业基地负责人李良正在指挥工人对黄桃进行采摘和打包,他兴奋地向镇产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文成波说,今年黄桃长势喜人,预计又能取得一个好收成,感谢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盛夏的黔江区濯水镇邬杨社区8组,黄桃基地生机盎然。登高远眺,成片的桃林绿意葱茏,在阳光下舒展着枝叶,枝头挂满果实。这欣欣向荣的景象,正是濯水镇以党建引领定盘、集体入资增收、科技赋能增效,共同绘就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党建聚力破坚冰 700亩荒坡变桃园
2019年,在濯水镇党委和邬杨社区党委的主动牵线搭桥和支持下,基地负责人李良被这里的营商环境和干事热情吸引而来。面对土地整合的硬骨头,社区“两委”干部和党员骨干化身“攻坚队”,深入邬杨社区8组、9组的130余户村民家中,耐心沟通、细致协调,最终成功流转出700亩连片土地,一举扫清了黄桃产业落地的最大障碍。
党组织的靠前指挥、精准服务和全程护航,如同破冰开路的“先锋旗”,将昔日荒坡变成了孕育希望的“聚宝盆”,为产业崛起奠定了最坚实的根基。
集体经济入资 利益联结富民
产业红利如何润泽乡里、反哺集体?濯水镇党委开出“良方”——推动集体经济组织深度参与。在镇党委指导和社区党委的共同推动下,邬杨社区集体经济联合社大胆探路,以资金、基础设施或服务等方式投资基地黄桃产业,企业和农户成为“公司+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利益共同体。这笔“源头活水”,不仅稳了企业的心,更激活了集体经济的“造血干细胞”,实现了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良性循环,让集体经济的“钱袋子”鼓起来,村民增收的路子宽起来。
成效实实在在。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每年获得1.2万元分红,反哺社区建设;基地提供10个常年岗位,年吸纳临时工约1000人次,带动村民务工增收超20万元;130余户流转土地村民,每年定期获得土地租金约10万元。这些成效,成功播撒出土地生金、劳力增值、集体村民共富的“幸福田”。
科技赋能提质 循环经济“链”黄金
扎根濯水近7年,李良在党组织和集体经济的双重助力下,带领基地一路壮大。如今,500平方米的生产用房、1200立方米的冻库、500平方米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拔地而起,设施一应俱全。更亮眼的是科技的力量:今年初引进的农用无人机大显身手,以往需要30个工日、花费3000元的打药任务,如今两天就能高效完成。仅此一项,全年打药七八次就能节省人工成本2万多元,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辛勤耕耘换来累累硕果。基地700亩果园已全面进入盛产期,主打黄桃与李子两大品类,拥有黄金脆桃、黄金蜜5号、锦绣黄桃等9个黄桃品种共650亩3.9万余株,以及晚青脆李、西门李子、五月脆李子3个李子品种50亩,产品畅销重庆、贵州、广西及本地市场。去年产量13万公斤,产值突破600万元。今年预计产值将达到700万元,纯收入预计超80万元。
养殖板块同样红火:200头生猪膘肥体壮,最大的已超400斤,预计创收50万元以上;林下散养的150只土鸡,也能带来约1万元收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基地巧妙构建了绿色循环链——猪粪经过科学发酵,化作滋养果树的优质有机肥,既显著降低了化肥成本,又提升了果品品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预计今年种养结合的综合收入将超过130万元,集体经济组织将获得可观收益,这笔资金将反哺社区建设。
“下一步,镇党委将继续当好产业发展的‘护航员’,帮助基地紧跟市场脉搏,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积极拓展全国销售网络。”濯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依托集体经济优势,整合资源、严控品质、统一品牌形象,让“濯疆黄桃”的金字招牌叫得更响,将优质的黄桃送进千家万户。
编辑:李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