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时评|激扬清风正气 擦亮政治底色
作者:叶家琳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8-14 18:31:40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底色,是干部队伍的生命线。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面对形形色色的考验与诱惑,党员干部能否做到信仰笃定、纪法严明、清正廉洁,直接关系到党的肌体健康、事业兴衰和民心向背。这既是对党性修养的锤炼,更是对政治能力的检验。
深刻认识廉洁自律的极端重要性,须臾不可放松。理想信念是“总开关”,纪律规矩是“护身符”。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其核心要义在于“为民、务实、清廉”。然而,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干部思想防线失守,对纪律规矩置若罔闻,甚至顶风违纪,最终滑向腐败深渊。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威信,还侵蚀了党的执政根基。因此,党员干部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必须时刻警醒,将廉洁自律内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清醒正视存在的差距与风险,时刻保持警醒。理论学习“浮”于表面,未能真正入脑入心、指导实践;调查研究“虚”于形式,存在脱离群众、走马观花现象;监督执纪“软”于执行,对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发现不够及时、整治不够彻底……这些问题的背后,反映出部分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弱化、纪律观念淡薄、斗争精神不足。若不及时纠治,极易由“小错”酿成“大祸”,由作风问题演变为腐败问题。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常怀敬畏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
笃实践行清正廉洁的具体要求,做到知行合一。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关键在于落实于行。一是“责”字当头,率先垂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要明责知责、履责尽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带动党风政风持续向上向好。二是“严”字贯穿,寸步不让。坚持严字当头、全面从严、一严到底。从细微处着手,从小节点抓起,对违规吃喝、收送礼品礼金、违规配备使用公车等“四风”顽疾露头就打。深化运用“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三是“减”字增效,固本培元。一方面,减掉不必要的应酬、无谓的爱好、推诿的借口,保持简单清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另一方面,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群众、服务发展。四是“做”字托底,永葆本色。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做到秉公用权、廉洁用权、依法用权。时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真正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永葆共产党人的公仆本色和高尚情操。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廉洁自律没有休止符。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将笃定信仰、敬畏法纪、清正廉洁刻印于心、付诸实践。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不断激扬清风正气,擦亮政治底色,努力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生态,为奋力谱写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新篇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纪律和作风保障!
编辑:胡梦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