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文学|仰望一棵小树

作者:刘先畅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8-15 09:27:15

时常想起那棵小树

“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也照着身旁这棵小树,亲爱的伙伴亲爱的小树,和我共享阳光雨露,让我们记住这美好时光,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一听到、一想到《校园的早晨》这首歌曲,我就想起校园里的那棵小树,就“秒回”那个纯真时代,感动依旧,校园情怀如歌于心。那一刻,我也会想起另外一棵小树。

与校园里的小树不同,它长不成参天大树;与城市里的小树不同,它没有人浇水;与庭院里的小树不同,它没有人修枝,那棵小树寂寂无名,但与众不同。

那棵小树身在何方

每当北京的风吹到重庆金佛山,金佛山杜鹃花香“飘”到北京的时候,我也会想起那棵小树。

金佛山伫立在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北纬30°的神秘纬线上。

在这个过渡地带,用倍速寻找,用高速拍摄,也难以发现那棵小树。

尽管如此,每一次上金佛山,我都要争取进龙凤洞(今古佛洞,雅称“龙凤洞”)。每一次进龙凤洞,我都要走到北洞口去仰望那棵小树。

那棵小树自成一绝

金佛山,除了方竹、银杉、古树茶、古银杏、杜鹃王等植物“五绝”,还有金佛洞、龙岩城、凤凰寺、金佛寺等绝景。龙凤洞口悬崖绝壁上那棵小树也是一绝。

相传龙凤洞有龙有凤,有仙鹤指路,凤凰引泉,有龙脊在上,龙舟在湖。人们身临其境,观龙飞凤舞,看龙凤呈祥,沾一沾“龙气”,吸一吸灵气,能让吉祥与和谐的能量带来好运与繁荣,助望子成龙,龙运亨通,促望女成凤,凤鸣金山。

惊异之后,你若不走到北洞口探奇揽胜,就会错过那棵小树。

北洞口呈月牙形,高约20米,宽约40米。站在北洞口,你一定要凭栏左看右看,远看近看,上看下看,来一个细致入微的“全景扫描”。

极目平视,视野辽阔,天高云低,气象万千,景色如画,相比其他地方惊奇险怪的风貌,龙凤洞口凸显更多浪漫气质。在洞口远眺,山峦叠翠,一览众山小,你欣赏的是壮阔的山峦,巨幅的画卷,秀美南川城隐于绿色山川之中。

抬望眼,尽力仰头往上看,在十分陡峭的悬崖绝壁中央,一棵小树傲然存活若干年,毅然决然生存在不见泥土的岩缝中,奇迹般地成为一株特别坚韧的“标本”,会让你肃然起敬,甚至会让你忘了头上掉落的帽子。

那棵小树长在绝境

1983年春,初上金佛山,第一次看见那棵小树,我只有一点意外。后来再上金佛山,再看那棵小树,我有点惊奇。40多年过去了,复看那棵小树,我有点震撼了。

那棵小树倔强地生长在一条细细的石缝中,四周全是光秃秃的坚硬岩石,看不见泥土,看不见水源,此处不是沙漠,甚过沙漠。它的下方是笔直的“I”型绝壁,绝壁之下是宽阔的空间——空空的北洞口。它的上方是陡峭的“F”型绝壁,绝壁之上是金佛山的最高处——高高的凤凰岭(今风吹岭,雅称“凤凰岭”)。

石缝像一条细线,远观毫无立锥之地,但那棵小树稳稳地、久久地生活其间。我想给它施施肥,修修枝,浇浇水,可它高不可攀,我只能暗送我的祈愿。

真不知那棵小树的年龄,是百年以上,还是千年以上,无从考证,特殊位置不允许它生长得高大,枝不繁叶不茂,枝条也不粗壮、不茂密,但枝条像人张开的手臂,有力地伸向天空,似乎在吸取天地的精华。而有的枝条细而柔软,展现出多情的韵味。每次拿起手机拍摄那棵小树,都只能从一个角度仰拍它的风姿。

它靠什么一直活着?这是我心中的疑问。在我的认知中,风霜雨雪的光顾早已使它枯萎,干涸无水的险地早已让它飘零。

那棵小树芳名未定

那棵小树没有枯萎,也不曾飘零。仔细端详,它不是万年青,胜似万年青;它不是迎客松,胜似迎客松;它不是胡杨树,胜似胡杨树。

它是生长在悬崖岩壁缝隙里的树木,系适应极端环境的树种,扎根于贫瘠狭小的岩缝,枝叶稀疏却在恶劣环境中努力伸展,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从植物角度看,这类树木可能是榔榆、黄杨等环境适应能力强的品种,它们的根系会深入岩壁缝隙,沿着岩缝艰难生长,寻找极少的土壤和水分,凭借自身耐旱、耐贫瘠的特性存活,枝干因长期受强风、少土等影响,形态往往较为虬曲,但这棵小树究竟属于何种树种,还需要结合更多特征才能准确判断。

从生态意义看,它们是岩壁生态的一部分,是岩壁生态独特的组成,为悬崖绝壁增添勃勃生机,也体现了生命突破环境限制的坚韧,彰显了生命对恶劣环境的抗争。

从人文角度看,它们是自然给予人类精神鼓舞的生动样本,常被人们当作励志自然景观去欣赏,赋予坚韧、拼搏等象征意义,象征着在困境中拼搏生长的精神,激励人们面对困境决不放弃。

只要你走进龙凤洞,来到北洞口,就有机会看到那棵小树。见此景象的宾客们常说:“能目睹这样坚韧的生命力,真是幸运!”

那棵小树暗香盈盈

那棵小树无亭亭玉立,却暗香盈盈。它用舞蹈语言告诉我舞姿的优美,用音乐语言告诉我旋律的动听。

眼里的舞姿中是龙岩城抗蒙之战的激越与惨烈,是金佛洞熬硝场的忙碌与剪影,有龙岩云瀑的磅礴气势、龙岩飞瀑的婀娜多姿、银杏皇后的威仪、古树茶的英姿、杜鹃花的娇艳、银杉的挺立、红腹角雉的翩跹、白颊黑叶猴的跳跃。

耳中的旋律里有山风吹拂的节奏、山水流动的韵律、山歌响起的悠扬,金佛山人的誓言、方竹拔节的声音。

我静静地仰望那棵小树,脑际中幻化出那些历史风云,与它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无声对话。

小树啊小树,你在眺望岁月在大地上书写的诗行,还是在吟唱自然与历史礼赞生命的长歌?

那棵小树值得仰望

那棵小树不惧夜以继日的风吹,不怕夏季烈日的暴晒,也不畏寒冬腊月的冷冻,经历了雷电风雨、云雾霜雪的无数次洗礼。

看见那棵小树,或许,你会情不自禁,诗兴大发,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任凭潮起潮落”,用一大串诗文赞美那棵小树。

其实,生命从来不择地方,只要足够坚强。

那棵小树在云雾里坚强,在狂风中倔强,在烈日下发光,在高不可攀的意外之地捍卫生命的尊严,是生命的最强者,值得你的感动,更值得你的敬畏。

说它顽强而坚韧,显得有点矫情,说它酷帅而时尚,显得有点俗气,即使送它“树坚强”的雅号,我也觉得不恰当,一是同质化,二是欠分量。我只能仰望,除了仰望,还是仰望。

倘若遇上雨天、雪天、雾天,你还没机会一睹它的真容。它顽强的容颜、坚韧的姿态,只能存在于你的想象之中。

金山对树,值得你的仰望!愿所有登上金佛山走进龙凤洞的宾客们,都能带着满怀的好奇和敬意,抵达北洞口的敞亮地带,抬眼仰望那棵小树。让那棵小树的顽强和坚韧浸染到我们的意志里,变成我们心里的光,照亮往后人生旅程。

金山对树,值得我回想,更值得我仰望。

我愿仰望那棵小树

金佛山瑰丽壮阔的自然风光、厚重深邃的历史文化、坚韧顽强的生命奇迹,仿佛一幅幅隽永的画卷,常常叩击我的心弦和灵魂。

2025年7月26日上午,天高云淡,凉风习习,我们一行6人,再到北洞口仰望那棵小树。与其他游客一道,我们举头拍照,又是一阵赞叹。

它还是秀气、弱小的老样子,没有什么变化,看起来不挺拔,也不伟岸,但是在我的眼中,它很挺拔,在我的心中,它挺伟岸。小而不大,不被看见,成了它的命运。不被看见,依然存在,成了它的品行。不变的,其实是它的品格,是它的坚韧、顽强、笃定。

我不知道那棵小树,是不是见证过龙飞凤舞的欢欣,是不是见证过龙凤呈祥的美丽,只知道它经历过若干个被阳光炙烤的白昼,若干个被月光浸润的夜晚,这已经是不用考证的事实。

而我每次来到那棵小树下,都想伸出双手触摸它的灵魂,可它把灵魂挂在蓝天,我只能思量。我睁大双眼想细看它的容颜,可它把容颜映在高处,我只能远观。

相比于宏大、雄壮、巍峨、挺拔、伟岸,那棵小树仿佛用自己不足挂齿、微不足道的生命姿态,阐释着生命的真谛,孕育着生命的威武,镌刻着生命的庄严。

每当我来到那棵小树下面,不只是沐浴山风的吹拂,远眺壮丽的山色,更是完成对坚毅生命的膜拜,献上我的礼赞。我心中竟然生出一股崇高的敬意。我知道,这是对高贵生命的仰望。

站着,永远比跪着更接近星辰。那棵小树在贫瘠的岩石间挺拔,在不可立足之处巍峨。我只能站在北洞口前,尽力抬头往上看,仰望那棵小树。它站得比我高,望得比我远,永远比我更接近星辰。

那棵小树,被称为“金山圣树”。我怀揣炽热与希望,期望金山圣树在我的文字中生长,长得更高,活得更长。

编辑:胡晨愉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