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城警察故事丨张腾:蒲花河上 守护平凡“警”事
作者:冉舟丽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8-16 16:14:25张腾,男,1987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为黔江区公安局濯水派出所副所长。2010年1月参加公安工作,先后任职于黔江区公安局蓬东派出所、网安支队、濯水派出所,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个人嘉奖3次,曾获得公安部“全国公安机关情报信息工作成绩突出个人”称号。
“走,我带你去蒲花暗河转一圈,看看风景”。张所长拍拍新来民警的肩膀,便向外走去。年轻人眼睛一亮,脑子里已经浮现出溶洞幽深、暗河穿行的画面——直到一沓安全隐患检查表被递到手中,才恍然大悟。
“蒲花暗河是濯水古镇的著名景点之一,大大小小的节日里,每天都有上千人次参观游览。”张所长边走边讲,“高峰时段,这几个路口是最容易拥堵的,咱们要提前做好准备。”他的手指挥舞,在青砖黛瓦间点出隐藏的“安全密码”。身后的老队员们相视一笑,这样的“套路”他们再熟悉不过。
从节假日的人潮疏导,到深夜街巷的治安巡逻,张腾的脚步总是匆匆,走遍了蒲花河岸的每一处风景,也走进了蒲花河水流经的每一户人家。
十年积怨化甘霖 春风巧解“心头结”
沿着一条乡村小道往上走,一个叫“张家沱”的地方,有两户人家紧紧挨着,本该是最亲近的邻里,却在十年之前就不再往来。
“他修的路占的是我家的地!”“这就是我自己家的地,怎么不能修路?”原来,问题的症结出在这一块相连的土地上。但要怎么才能彻底化解矛盾,让他们握手言和呢?
答案出现在了2024年7月的一天,罗某又与刘某发生了口角。这一次张腾分别找到了两家的儿女作为突破口,“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你们做子女的来帮一帮忙,解开他们的心结”。
伴着儿女的温情攻势,张腾将劝解藏在了每一句家常的话语里,一次又一次地上门调解,慢慢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绿油油的田间地头里,一道用几根木桩简单排成的分界线静静矗立。随着界桩的出现,两家人心中那道无形的隔阂也随之消散。这场绵延十年的邻里纠纷,终于在张腾的调解下迎来了温暖的终章。
手机“成精”暗作祟 慧眼识破“盗刷”术
“警官,麻烦你们帮我看一下,我的手机怎么自己在转账啊?”2023年7月,捧着“定时炸弹”一样的手机,说着一口河南方言的郭某,来到濯水派出所求助,生怕再晚一秒,“成精”的手机就会再次转账。原来,郭某送货途中临时停靠在阿蓬江服务区休息,第二天醒来却发现,手机里竟有3笔总计5万元的陌生转账记录,百思不得其解的郭某赶紧寻求派出所民警帮助。
接手这个案子的张腾为他揭开了神秘面纱——手机盗刷,并通过对收款账户顺藤摸瓜展开调查,最终发现该账户开户行在广西,而被转走的钱还历经了4个不同的账户,破案的难度大大提升。
张腾选择用“笨办法”解题,从重庆到广西的每一步追踪,从一人到四人的每一次问询,这道环环相扣的推理谜题,在张腾带领队友的抽丝剥茧中逐渐清晰。他们一步步还原真相,最终揪出了幕后黑手——郭某曾经的工友兰某。原来,兰某在工作时偷偷记下了郭某的微信密码、支付密码等信息,精心策划了这起盗刷案件。
5万元被成功追回后,经历了手机“成精”般异常的郭某总算松了口气,这场虚惊让他对民警充满感激:“我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还好有你们在。”这样的感谢,张腾并非第一次听到,却依旧能从中感受到沉甸甸的暖意。他常对身边人说:“不管是什么案子,都要当成大案来对待,大案不放过,小案也不能放松。”这份对每一起案件的执着,也让他们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继续书写着守护群众安宁的故事。
护网无形“隐身侠” 追赃有证“急先锋”
一部旧手机里,珍藏着张腾这样一张照片——略显拘谨的他被一位群众紧紧握着右手,脸上带着腼腆的笑容,身后则是一辆显眼的挖掘机。这台价值41万元的挖掘机,是他从警生涯的一枚特殊勋章。2022年7月,这台卷入合同诈骗案的机械,在他的追查下辗转福建、四川多地终被追回。而那时,距离他从网络安全保卫支队转岗派出所,恰好过去一年。
十年网安生涯,张腾习惯了做“黑暗森林里的隐身侠”,像蜘蛛般在数据海洋中织就无形屏障,于无人看见的角落拦截过无数潜藏的危险。可刚到派出所的他,面对所里形形色色的案子,这位“数据猎手”不得不从零学起。“就是一个‘问’字,谁都问,什么都问。”他笑着回忆那段爬坡的日子。
日子在一桩桩案件的打磨中悄然流转,他渐渐成了所里离不开的破案“急先锋”。如今再次凝视着老照片里紧握的双手,比起那 41万元的涉案金额,掌心传递的滚烫喜悦,更像烙印般刻在记忆里,至今温热。
“我是个平凡人,做的也都是平凡事”,张腾总这么说。从警十五年,蒲花河的波光他见了无数次,却从未有片刻闲情静静感受河风拂面。可正是这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让每个寻常日子都闪耀着守护的光——原来平凡的极致,本就是不凡。
编辑:李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