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时评|以“减负增效”之笔绘就基层善治新画卷

作者:蒋毅 陈一家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8-19 12:45:14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为激发基层活力、赋能干部担当吹响了号角。减负,是为了更好地担当;轻装,是为了更快地前行。各级党组织和职能部门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系统思维,聚焦权责赋能、科学考评、机制创新,坚决破除形式主义桎梏,让基层干部心无旁骛抓落实、凝心聚力促发展,将减负成效切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质效。

以权责厘清破除“小马大车”之困。“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事务繁杂,若权责不明、边界模糊,必然陷入“小马拉大车”的困境,导致工作超出能力和权限范围,既干不完也干不好。要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推动权责归位,首要任务是严格建立并刚性执行权责清单制度,清晰界定乡镇街道等基层单位的法定职责与协助事项,特别是要划清不同层级的权责边界,建立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机制,通过权责对等的制度设计,让基层组织既守牢主责主业的“责任田”,又握紧服务群众的“金刚钻”,从源头上提升基层治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夯实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坚实根基。

以科学考评激发“敢为善为”之志。考核的初衷本应是激励实干、促进发展。如果导向偏离,极易异化为“指尖上的负担”和“层层陪同”的压力,使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各类表格、App打卡和迎检,反而无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实事。要彻底扭转这一倾向,让“指挥棒”回归本真。组织部门要牵头构建多元、科学的评价体系,指标聚焦群众满意度和发展实效。要大力推行“一家牵头、多部门联合”的集约化督查检查模式,整合同类项,严控总量频次,杜绝多头重复、集中扎堆。与此同时,要健全规范化、透明化的容错纠错机制,通过细化“三个区分开来”的具体情形,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让干部将精力真正投入到解难题、办实事、促发展上,营造崇尚实干、担当作为的干事创业氛围。

以机制变革提升“为民服务”之效。提升治理效能是为基层减负的关键路径和治本之策。形式主义问题反复滋生,往往源于机制僵化、流程冗赘。因此,各级职能部门要强力推进数字赋能,以政务平台整合升级为抓手,打破“数据孤岛”,对重复填报的表格实行“一次采集、多方共享”,让“数据多跑路、干部少跑腿”真正落地生根。要整治“指尖上的负担”,对工作群组、政务App进行全面规范整合,取消不必要的安装、登录、打卡要求,严防功能异化成为变相考核工具。要大力革除“文山会海”积弊,在文风上厉行“短实新”标准,严控文件篇幅,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在会风上严格执行会议计划,合并、压缩、精简各类会议,对已发文部署的工作坚决不再开会重复强调。只有机制活了、流程优了、负担轻了,基层干部才能有更多时间“走进田间地头、坐在群众炕头”,倾听民声,解决民忧,将减负释放的活力最终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显著实效。


编辑:张雨欣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