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会风转作风
重庆武隆凤山街道:干部忙得很,实在、有成就感
作者:张再行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8-19 16:25:14喻明辉一天很忙,忙得很有成就感。
作为重庆市武隆区凤山街道农业农村岗工作人员的喻明辉,也是广阳片片长,除了负责辖区畜牧方面的工作外,他还要协调广阳片4个村的大情小事。
7月8日,他上午验收完广坪村产业补助到户情况,下午又到芦红村核桃坪协调两村民的土地纠纷,解决好纠纷已近傍晚,晚饭没来得及吃,又驱车3公里到李子坪开一场关于饮用水池管理的现场会。
以喻明辉多年的工作经验,农忙季节的这个点儿,村民大都才忙完地里的活儿回家,这个时候人最齐整,最便于征求大家的意见、解决村民的大事。
李子坪原有一口水池,因管理粗放,导致水池破损不蓄水。今年上半年,街道积极对接区水利局,协调资金用于水池修缮。改变之前缺乏管理的状态,建立切实有效的管护制度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于是,就有了这场现场会。
“水池有清亮水,心头才更放心!”村民董树发率先发言,“以前水池不蓄水,一到干旱时节就心慌。”他话音未落,挨着坐的叶友明立刻接上:“水池周边还是要设置隔离带,就怕风把渣渣吹进池子。”30余名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大家一致认为要管理好水池光靠自觉不够,得定下规矩、专人管理、众筹经费。
“这池水连着40多户家庭的灶台,更牵着大大小小140余口人的健康。”喻明辉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他语调铿锵地说,“今天,我们的村规就要增加水池管理方面的条款,这是大家共同的承诺,要坚决执行起来,谁也不能置身事外。”话音刚落,激起满场掌声。
看到困扰多时的饮水问题解决了,村民们纷纷提笔,在民约上郑重签下名字。事毕,喻明辉才上车回家。
而当天在十多公里外的走马村玉米地,农技服务中心主任谭建龙裤脚沾着泥,和驻村农技员、村民围拢一处,热烈讨论玉米套种大豆的最佳方案。“休会”期间,联系农技专家远程“会诊”,解决了辣椒种植大户董军的技术难题,顺便就如何延伸辣椒产业链给董军提了几条建议。
“现在技术送到地头,还为产业发展出主意、想办法,真是帮我们的大忙了!”董军高兴地说。
走马村南岩组村民蒋洪权也很高兴,与另外8户村民的林权纠纷终于在7月30日达成和解。“多亏了街道干部郑强和黄波,没有他们,这个纠纷不知道多久才能解决。”
南岩组组长蒋兴国见证了纠纷调解全过程。他说,纠纷调解从早上8点开始,现场除双方当事人外,还邀请了老社长、老会计到场。街道工作人员郑强和黄波,像摆龙门阵一样跟大家讲邻里关系的重要性,讲林权纠纷处理的程序和办法,讲相关的法律条款,大家都听进耳朵里、记在心里头。
“后面到现场确认边界也让人感动。”蒋兴国说,两位同志和大家一起,顶着烈日穿过1公里多的丛林山路,到现场指认界畔,大家据实说话,对争议主动协商。
当天下午,蒋洪权与另外8户村民笑呵呵地签订了调解书,大家握手言和。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纠纷调解、政策宣讲、产业规划、森林防火、防溺水安全宣传……在凤山街道,干部忙碌在田间地头、村社院坝已成常态,取代了往昔会议室里冗长的安排布置。
“让干部们真正忙起来,忙得实在、忙得有效。”凤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本涤介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以来,街道党工委严控会议数量,做到非必要不开会,并硬性要求街道干部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更多地沉入村社院坝、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把精力投入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去。
为此,该街道把辖区18个村(社区)划为四个片,每个片设置一名片长,通过领导联片、中层带片、专职驻村、包片包村,统筹协调片区的防火防汛、纠纷调解、产业发展等工作。同时,把干部下沉时间纳入考核,把群众评价、服务实效作为重要标尺。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基层工作的‘法宝’。”任本涤深有体会地说,久坐办公室,满眼都是难题;常到群众中,脚下全是办法。从会议室到田埂边、院坝里,不仅仅是办公地点的变化,更是干部生动践行新时代群众路线深层次的作风转变,很多问题在一线得到化解,群众的心也在一线真正凝聚起来,这是作风转变的最大成就。
据统计,今年4月以来,凤山街道各类会议总量较之前减少了27%,干部深入一线频次上升34%,解决实际问题272件,群众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
编辑:吴曼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