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德成专栏|山雨
作者:谭德成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8-20 09:45:14入秋后的几天里,鄂渝交汇的避暑地——苏马荡,迎来密集的雨天,像热带雨林气候一样,早也雨,晚也雨。流淌的云雾,潮湿的森林,清爽的街区,一座居住着三四十万人的避暑小镇,一夜之间置入凉飕飕的寒意中。早些天的午间气温刚超过30℃,一向享受清凉惬意日子的避暑人,就有些不适应了,虽然来自各地“火炉”城市,但是由“凉”到“热”难,大家都在纳闷,这里怎么也热起来了。就几天的时间,据说小镇的电风扇卖空了,还有安装空调的师傅在小区忙进忙出。满城的车、满山的人,都往白云脚下的密林深处躲……
庆幸的是,高温天气很快就过去了。只是有些奇怪,今年的雨,可不是往年的状态。以前这里的雨总是挟着雷裹着风而来,这几天即使暴雨如注,雨声如瀑,也只看见路面积水,不见松风过处的倒伏。推开门窗,坐在露台上,望着远处乌云覆盖天空,视野所到之处,黑沉沉的。眼前的雨景,却是那么的沉静,一幅“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的诗意画境。不慌不忙地沏一壶茶,听着天籁般的山雨和鸣,心里泛起了不尽的涟漪。不知咋的,突然想到乡下,或许焦渴的土地都遇上了这场雨;或许干涸的池塘都遇上了这场雨;或许待哺的秋苗都遇上了这场雨。最重要的是,但愿忙收忙播停不下手脚的乡亲,也都遇上这场雨,可以歇上几天,喝一壶舒舒坦坦的酒,睡个安安稳稳的觉!
正在天马行空地瞎想时,一个老乡打来电话说,这雨天适合在山上喝酒,便相约共进午餐。我们坐在街边滑轮伸展的折叠雨棚里,不到12点,满满当当地坐满了十几桌进餐的人,嘈杂的招呼声音、报菜名的声音、锅碗瓢盆的碰撞声音,浓浓的烟火气。当我们举起第一杯酒互致祝福时,雨棚上空下起了瓢泼般的大雨,餐桌上所有的人屏住了呼吸,张着嘴惊讶这突如其来的没有暴风的骤雨,颠覆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旷古写意。一瞬间,天色阴沉下来,云遮雾绕,楼宇退隐,树影婆娑,车灯闪烁,仿佛进入了仙气飘飘的人间仙境。沉浸其中的就餐人,一下格外平静,也许是心随景动,景随心生,个个都是陶醉的模样,一双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密密垂下的雨幕,欣赏马路上跳跃着的千千万万朵雨花,不时频频举杯,开怀畅饮……就在这时,有人看着手机上的新闻大声喊叫,惊愕又激动的样子,说山下的鸡头沟已形成洪流,鄂渝两地紧急出警,救起7个被洪水围困的人。刹那间,现场气氛又火爆起来,一片沸腾,七嘴八舌,有人说安全防范意识差,这个天还出门,也有人说,要珍惜呀保重呀,更要记住那些永远站在我们背后默默守护的人。
就餐结束了,雨也停了,我们走进一个好友居住的小区散步。两面青山夹缝中有一条蜿蜒着的山谷,风不吹,树不摇,但空气湿润又凉爽。云还没有彻底亮开,雾也没有全部散尽,连躲雨的鸟儿也还没有回家。行走在沿着山谷向上攀升的小区步道上,这里唯一的声响就是伴随步道的山溪水。坐在好友家的阳台上向下望去,最引人注目的风景,就是这沟溪水。说起溪水,主人感叹这一场连着一场的山雨,平常涓涓细流,一旦久晴无雨,时有干涸。都没有想到今年有如此丰沛的雨水,哗啦啦地在窗前日夜流淌。我用手机聚焦,溪水从拾级而上的层层平台上流下来,宛若梯级泉瀑,真有“小九寨”的灵动!
山中的雨,给大家带来了舒适,也带来欣喜。也正如古诗曰: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编辑: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