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文学|快慢切换的波澜里

作者:刘先畅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8-20 15:10:14

快与慢的切换,在心中泛起波澜,波澜里有一朵朵浪花,都翻涌着过去的时光。

1984年8月底,我第一次在重庆菜园坝火车站坐火车去成都,前往四川教育学院就读。那趟所谓的“快车”,实际很慢,从晚上坐到第二天早晨,需要十多个小时。

“哐当——,哐当——”火车车轮碾压铁轨的声音不绝于耳。我开始还有点兴奋,感觉比较新鲜,后来便觉得有点刺耳,十分难受。毕竟硬座过夜,远不如卧铺舒适。十多个小时,显得很漫长。窗外的一切仿佛是静止的黑色深渊,偶有城乡微弱的灯火也无法驱散漫长的等待。那时候没有手机,也就没有消遣的方式,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只能站着慢等黎明。

春运时更甚,有一次乘车人实在太多,人挤着人,我只能一路站着返校,一大包江津米花糖,到达成都时挤成了米花粉。整整一个晚上,一分一秒都被拉长,我真正体会到了“度日如年”的滋味。

夏天的闷热,冬天的寒冷,噪音的嘈杂,速度的缓慢,都让人刻骨铭心,每次都有一种被迫的无奈以及逃离的冲动。如今,重庆东站投入使用,渝厦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已于6月27日正式开通。南川到重庆仅需要20分钟左右,正式融入重庆“半小时生活圈”。

8月9日清晨,我从南川北站出发,到达重庆东站,只用了20多分钟,轻松畅快,有一种春天花开的喜悦、秋天丰收的欢欣。上午10点30分,我乘坐高铁从沙坪坝火车站到成都东站,全程63分钟,无停靠,喜悦持续萦绕心头。

这一路上,我看到了超大城市在服务、治理上的积极探索,见证了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城市的蓬勃生机。

高速度缩短了时空距离。“一日千里”“追风逐电”“流星赶月”“往来如飞”,心里涌动着各种形容“快”的词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这种体验,最初是在乘坐往返北京与天津之间的高铁时感受到的。列车风驰电掣,窗外如画的江山像电影画卷令人目不暇接,车轮轧过轨道衔接处的短促撞击声也没有了“哐当——哐当——”的噪音。

那时候,我便渴望,成渝何时能有这样的高铁?

2015年12月26日‌,‌成渝高速铁路开通运营,这是连接成都与重庆的首条高速铁路,运行时速350公里,大幅缩短了‌成渝两地间的通行时间。‌‌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干线,其开通标志着成渝两地进入“1小时交通圈”。‌‌

我曾专程去体验了一次。一个小时就到了,比走高速公路更快、更省。2023年,我还专门带着80多岁的父母去体验了成渝高铁,带他们到成都去看了看宽窄巷子、四川大学、人民南路,看了看我曾经就读的四川教育学院,并在学院门口合影留念。

母亲一直想到成都看看我曾经读书的大学。那时候,我一离家就是半年,母亲总会担心儿子在遥远的成都过得好不好,想亲眼去成都看一看,如今,母亲多年的心愿终于圆梦于成渝高铁。

27cd346703fcc49ca058f42c57963965.png

坐在高铁上,我总会想起慢车的煎熬。

以前从重庆往返南川,多数时候是坐公共汽车,需要颠簸四五个小时。有一次,改乘火车,只能从菜园坝坐到万盛,而且短途列车只有慢车——每站都停靠,有时还要为快车让道。

火车像一匹瘦马,我真想手握一条长鞭抽它加快速度跑起来,像雄狮般急驰,像猎豹般飞奔,催人亢奋。可它慢如蜗牛爬行,又如乌龟散步,令人昏昏欲睡。

慢车的折磨,不仅在于速度,更在于心态。“欲速不达”“慢条斯理”……各种表示“慢”的词汇轮番涌上心头。

坐火车慢,坐小汽车、坐公共汽车也快不了。南川到成都,毕竟路途遥远,翻山越岭。只有坐飞机快一点。

有一次,从成都回重庆,我选择乘坐成渝空中穿梭快巴,但其实乘坐它的费用不菲,用时也不短。2009年,成渝空中穿梭快巴因客流量不足停运,高铁反而成了最优选。

当时,我们都渴望出行便捷。高速公路成为我们的向往,高速铁路还不曾奢望。

2007年11月28日,渝湘高速公路巴南界石到南川水江段开通,重庆到南川的距离从四五个小时缩短至一个多小时,结束了长途颠簸的历史。后来,南川至两江高速、渝湘高速复线相继建成通车,交通效率大幅提升。

而如今,随着重庆东站的投运,不曾奢望的高速铁路,如今铺展在我们南川人的眼前。站在永隆山、归望山上眺望复兴号穿梭在南川大地,我心中总是畅意悠然。

在快慢切换的波澜里,我看到纵横交错的高铁穿梭于神州大地,感受到复兴号窗边流动的风景沁人心脾。

窗外的风景如电影般流动,进入眼帘时,每一次眨眼都定格着千里江山的美。那一刻,天地辽阔,烦恼仿佛被稀释成一缕风,随风而逝。

慢的岁月已叠化为快的时代,慢的糟心已升级为快的惬意。

这波澜中,浪潮推着浪潮向前。这让我想起长江“滚滚长江东逝水”“长江后浪催前浪”。假如你“躺平”,便会被拍倒在沙滩上,假如你雄起,一浪更比一浪高,你会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曾经缓慢的难受与噪声的干扰,寒冷的侵袭与闷热的包裹,早已在高速列车的奔驰中消散。如今,人们享受着舒适的温度,踏实地往来于快节奏的大千世界里。

在快慢切换的波澜里,回想慢时光,只想不忘初心、不忘历史,适应快节奏,只想牢记使命、奋发图强。

编辑:杨东霖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