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加快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作者:肖超伟 凡慧贤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党课参考》发布时间:2025-08-21 14:29:56

2025年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是在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新阶段、城市发展面临新形势、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提出新期待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具有里程碑意义。会议再次强调了城市工作要以人民为中心,指出要“深刻把握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定位,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做好新时代城市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握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支撑。

一、加快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城市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活动的核心载体。在当前全球格局深刻变革、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城市作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其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回应,还有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中国的城市发展经验能为世界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一)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回应

(二)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为世界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市工作的主要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我国城市工作取得显著成就,我国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全面提高,人民生活实现安居宜居,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

(二)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全面提高

(三)人民生活实现安居宜居

(四)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力度不断加大

(五)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三、加快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城市工作的核心路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系统协同的治理革新、精准调适的资源配置、动态平衡的发展策略,在存量更新中激活活力,在功能完善中增强吸引力,最终实现城市发展质量、治理效能与市民获得感的同步提升。这要求我们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超越传统空间扩张逻辑,重新布局现有城市空间;要关注流动人口治理,重构资源配置逻辑;要构建城市评估体系,实现“人民满意度”的可量化测度;要建设共享智慧城市,确保技术红利全民共享,从而在空间正义、数字包容、精准响应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城市文明跃升,最终实现“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目标。

(一)优化现有城市空间布局

推动城市规划布局由“外延式蔓延”转向“内涵式优化”。

城中村改造力争“三维平衡”。

在优化产业结构时聚焦新旧动能的协同转换。

(二)关注非户籍常住人口诉求

优化住房梯度供给体系对住房者职业特点的精准映射。

以数字化创新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

通过明确责任分工与工具创新实现多元主体协同。

(三)构建人民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精准确定指标权重。

科学收集诉求数据。

搭建因城施策的指标体系。

(四)建设安全普惠的智慧城市

在数据安全治理层面,应构建基于风险等级的差异化防护体系。

在协同治理机制创新层面,应建立数据权责动态配置模型。

在数字包容性建设层面,应推行多模态智能服务范式。

(原载《党课参考》2025年16期)

编辑:范维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