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重庆綦江赶水镇:“铁脚板”量出民生温度  “赶快办”跑出治理加速度

作者:傅国霜 王子鸣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8-21 17:39:39

8月19日晚,重庆市綦江区赶水镇二居社区的夜市逐渐热闹,烧烤摊升腾起浓浓的烟火气。二居社区第一网格的网格员蒋成群顾不上吃饭,早早来到夜市区域与社区民警汇合,开始了夜间联合巡逻工作。“我们社区流动人口多,天再热,‘铁脚板’多走一步,大伙儿心里就会更踏实一分。”蒋成群说。

“铁脚板”,是蒋成群对自己的亲切称呼。近年来,赶水镇坚持以“党建红”引领“民生暖”,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基层实践中织就一张有温度、有精度、有响应的治理网络。从规范占道经营到繁荣夜市经济,从整治车辆乱停乱放到推动居民自觉维护秩序,网格员们用脚步丈量责任,以“赶快办”机制响应民生诉求,真正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智巡+步巡”  隐患洞察更有精度

如何将基层治理做实做细?赶水镇二居社区书记周景奕坦言:“我们靠的是‘党建+智治+铁脚板’。”该社区被科学划分为4个居民网格,覆盖沿街商铺与农贸市场,每个网格均配备网格长、专职及兼职网格员,还有90后机关干部担任网格指导员,为基层治理注入新鲜活力。

而真正为这张网注入“智慧芯”的,是基层智治平台。在二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员翁俊一边操作手机一边介绍:“以前发现问题要么靠腿‘扫街’,要么等电话。现在有了‘天眼’站岗,情况大不一样。”通过摄像头等感知设备,平台可实时监测占道经营、车辆违停、人群聚集等情况,自动推送预警事件,指引网格员精准前往处置。

8月11日是二居社区的赶集日,也是平台工作人员的忙碌日。上午,农贸市场入口突然冒出几个流动摊贩,摊位挤占了通道,眼看就要影响群众通行。这时,刚结束另一区域巡逻的翁俊与同事,收到了平台工作人员发来的导航定位,两人立刻赶了过去。5分钟后,摊贩被耐心劝离,入口恢复秩序。“指令接收快、定位也精准,省去了来回跑冤枉路的时间,效率大大提高。”翁俊说道。

“线上+线下”  诉求响应更有速度

基层智治平台不仅是“千里眼”,更是民意诉求的“高速路”。赶水已有689人通过“渝快办”、微信小程序注册成为网格“N力量”,目前已上报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矛盾纠纷等问题368件,问题线索可直达平台,系统自动建档、流转、跟踪、反馈,在线上形成闭环。

“以往居民反映问题,我们要手工记录、跑现场核实,处理完再电话回复。如今全流程线上运转,过程透明、可追溯,省时又省力,群众满意度也提高了。”周景奕一边说,一边在平台上调出近期办结事项。其中,一例“人行道井盖破损”事件从上报到处置完成,仅用时2小时。

平台还提供了便民服务咨询与政策宣传解答等服务。网格员入户走访时,可实时查询信息库,为居民提供准确解答和针对性服务,让“铁脚板”的步伐更稳健、更高效。

“数据+人情”  特殊关爱更有温度

“蒋妈妈,这道题我还是不太懂,您能再教我一次吗?”孩子口中的“蒋妈妈”,就是网格员蒋成群。社区书记周景奕道出了一段暖心故事:留守儿童小缘父母常年在外,日常由祖母照料。正处于青春期的她出现心理波动后,被列为重点儿童进行管理,蒋成群主动担任“爱心妈妈”,每天放学上门辅导作业、谈心交流,逐渐打开了小缘的心扉,孩子的学习状态日益好转,也亲切地称她为“蒋妈妈”。

据平台运行岗的工作人员介绍,赶水镇像小缘这样的特殊人群共有4271人,系统根据人群类型制定不同走访周期,自动生成任务清单派发至网格员,截目前已帮助特殊群体解决问题1800余件,实现了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

“铁脚板”的传统韧劲与“智治平台”的现代巧劲深度融合、相得益彰,线上流转提升处置效率,数据支撑优化服务精度。在这片土地上,网格员继续用脚步联系群众,但因插上“智慧翅膀”,基层治理的感知更灵敏、响应更快速、服务更扎实。

夜幕之下,赶水镇场镇人流如织、秩序井然。蒋成群和队友们穿梭在灯火之中,智能摄像头静静守护着这幅安宁热闹的生活图景,也见证着“铁脚板”一步步踏出的温暖与安心。

编辑:熊燕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