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快评|武隆“天河”何以火爆出圈
作者:颜明华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8-24 14:48:44在改革攻坚期,我们需要这样的奋斗典型激昂鸿志
在社会转型期,我们需要这样的民族精神引领时代
但凡多耕耘,终有出圈时。两年前,重庆武隆区长坝镇前进村的“挂壁水渠”被网友拍摄上网,获时任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转发后迅速走红。近期,“挂壁水渠”因为要打造景区,又火爆出圈。
这条被誉为“重庆版红旗渠”的“天河”长4000多米,是20多年前前进村人耗时6年,用钢钎铁锤在300多米高的悬崖半腰,一寸寸凿出来的。
一方缺水僻壤,突然要变成可吸聚人气财气的景区,武隆“天河”的逆袭,使人们对网络的神奇力量再次深信不疑。
这些年来,网络成为很多人的逐梦、圆梦之地。但曾经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喧闹中,有人急着出圈成魔,不惜突破公序良俗的底线,甚至冲击法律法规的“火线”,“一锄头挖个金娃娃”的急功近利心态暴露无遗。
这类出圈者虽获一时流量,但多无善果。有的昙花一现,“刚出圈就出局”;有的触犯法律,“刚出圈就入狱”。很多网络事件大起底大反转的现象表明,靠博眼球走捷径出圈,只能是社会的“负流量”;呈现人性之美而出圈,才是社会的“正流量”。
武隆“天河”首次出圈后,很多人专程前往打卡。其实,他们不是来看奇观奇景,而是来追寻一种可贵精神。这次传出要依托水渠打造景区的消息,舆论自然更为兴奋。
其实在20多年前,前进村人在悬崖上为命运而开凿时,哪有心思想到要出圈,他们想的只是不服输、不认命,一锤一锤把日子砸个踏踏实实。他们身上,恰充分体现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所以,武隆“天河”爆红网络,前进村人虽无心插柳,但社会认同却促其成荫成名。
不问西东,更不问能获得多少“东西”,才能笃定前行终成器。互联网经过初期野蛮生长,已进入有序发展轨道。对于网络“造神”现象,一手推高互联网舆情指数的网民,经历早年的万般新奇后,也进入理性审视阶段。在此逻辑背景下,从早年“假恶丑”常常突然蹿红,到如今“真善美”更获巨量传播,又足以证明,社会主流价值观才是网络流量的真正“推手”。
像前进村人一样,埋头苦干才能更好前进。河南省红旗渠早成“长红”,重庆版红旗渠两度爆红,背后有着共同的社会认知逻辑:在改革攻坚期,我们需要这样的奋斗典型激昂鸿志;在社会转型期,我们需要这样的民族精神引领时代。归根结底,这是时代发展所需、主流价值所向,是时间对一切社会现象的终极检验。
往期链接:
编辑:古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