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时评|青年干部的“三为”与“三不为”

作者:贺薇宇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8-26 09:57:14

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肩负着新时代赋予的使命重任。在基层一线的实践熔炉中,需以“三为”立心铸魂,以“三不为”正身立行,在砥砺奋进中书写青春答卷。

为担当奋进的“实干家”,不为避事畏难的“躺平者”。“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担当精神是青年干部的立身之本。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在防汛救灾的第一线,在矛盾化解的最前沿,处处可见青年干部冲锋在前的身影:有的扎根偏远山村,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用脚步丈量民情;有的主动请缨攻坚,啃下征地拆迁、信访积案等“硬骨头”,以实干破解难题。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闯劲,正是新时代青年干部应有的姿态。反之,若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心态,遇困难就绕道、见挑战就退缩,把“躺平”当“安逸”,把“免责”当“智慧”,不仅会错失成长机遇,更会辜负组织信任与群众期盼。青年干部当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淬炼本领,用实干扛起时代重任。

为人民群众的“勤务员”,不为个人得失的“算计者”。“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民初心是青年干部的根本立场。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驻村书记,到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社区网格员,优秀青年干部始终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他们走村入户听民声,摸清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清单;他们加班加点解民忧,解决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难题;他们俯下身子问民计,让决策部署更贴合群众需求。这种“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是青年干部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反观少数干部,把岗位当“跳板”,把工作当“镀金”,凡事先算“个人账”,对群众诉求“推拖绕”,对民生实事“打折扣”,最终会与群众渐行渐远。青年干部当始终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群众的“心上事”当成“上心事”,用为民服务的实效赢得群众信赖。

为长远发展的“筑路人”,不为急功近利的“造势者”。“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谋远思维是青年干部的成事之要。在基层发展中,有的青年干部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是立足地方实际,深耕产业培育、生态保护、人才培养等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有的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有的注重“输血”与“造血”结合,培育本土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留下“带不走的工作队”。这种“甘做铺垫之事,甘抓未成之事”的定力,彰显了青年干部的战略眼光。若一味追求“短平快”的政绩,热衷于搞“花架子”、造“虚假数据”,看似一时热闹,实则透支发展潜力、损害群众利益。青年干部当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远见,多做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事,为地方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青年干部唯有以“三为”校准航向,以“三不为”守住底线,在基层实践中锤炼党性、增长才干,方能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绽放青春光彩。


编辑:李云霄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