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组工园地(2025年第16期)
作者: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8-28 09:31:42中共重庆市委机关刊物《当代党员》2025年第16期“组工园地”栏目刊发重庆市黔江区、江北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人民医院有关的组工信息与党建探索。全文如下:
黔江区: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
拓宽来源“储苗”。开展年轻干部专题调研,对各单位年轻干部进行摸底分析,制定年轻干部源头储备计划;建立优秀年轻干部信息库,实行优进绌退。丰富载体“育苗”。实施年轻干部专业能力提升行动,举办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等专题培训班;健全“上派外炼”机制,分批组织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参与招商引资等专项工作,有计划地选派年轻干部到市外或市级部门挂职锻炼;建立导师帮带机制,为新招录的年轻干部安排领导干部担任成长导师,制定落实政治帮带、业务帮带、能力帮带、作风帮带“四个帮带”措施。完善机制“用苗”。健全优秀年轻干部发现识别机制,大胆使用政治过硬、历练扎实、实绩突出的年轻干部,2024年以来,全区新提拔进入区管领导班子的年轻干部占比达65%;建立科级干部配备监测机制,定期对各单位科级干部配备情况进行分析研判,确保全区35岁左右正科级干部配备率保持在20%以上,30岁左右正科级干部配备率保持在10%以上。
(中共重庆市黔江区委组织部 李嘉馨)
江北区:打造党建引领现代社区新范本
发挥党建引领新优势。由区委书记牵头,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具体抓,制定“打造党建引领现代社区新范本”相关实施方案,构建目标、政策、工作、评价体系;统筹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城市管理局等部门资源118项,融合水、电、气、讯等驻区单位资源53项。打造幸福生活新场景。聚焦创设服务型、智慧型、生态型场景等,因地制宜打造30个现代社区,托育、医疗、停车等10类配套服务就近可享;落地社区智慧食堂、“污水冒溢防御AI预警”等一批数字化应用场景,补齐社区服务盲点92个。夯实社区经济新支撑。推出企业孵化培育等12条扶持政策,联合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分行等社区合伙人共同培育社区经济项目78个;兴办房屋补漏、设施维修等民生实事1600余件,节省财政支出500余万元。
(中共重庆市江北区委组织部 孙祥淞)
石柱县:打造多维现场教学体系
以点为基建矩阵。围绕中益乡华溪村初心小院,布局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践教学基地、初心广场、连心大院、中益乡坪坝村便民服务中心、脱贫印记馆、扶贫工坊,形成“1+6”党员教育现场教学格局。串点成线建链条。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为主题,重点推出“中益小学—初心小院—初心学院”现场教学路线,通过听老党员讲革命故事、重温一次入党誓词、住一次土家屋、吃一顿土家饭等环节,深化沉浸式教学实践。以线带面建集群。立足中益乡、辐射全县域,拓展“革命遗址+研学基地”融合教学模式,构建“课堂+现场”教学载体,打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贵和工作法”等主题的现场教学点,形成覆盖全县域、全领域的党员教育现场教学阵地集群。2024年7月以来,已累计服务各基层党组织、各类党员教育培训班开展现场教学3600余次,满足县内外不同层次、不同专题党员教育培训需求。
(中共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汪红)
市民政局:纵深推进“学、查、改、立、融”
锚定民政为民,筑牢思想根基。通过中心组带头学、读书班重点学、“三会一课”集中学等形式,原原本本学、融会贯通学、联系实际学,目前已开展中心组学习70余次、专题研讨50余次,开展专题培训班20余次、培训870余人次。聚焦为民服务,推进问题整改。建立“起底梳理—查摆认领—制定措施—领办整改—监督落实—建章立制”闭环式查改问题机制,领导班子带头对照查摆问题,局系统各基层党组织通过“自己查+群众提+互相帮”立体式查摆认领问题,目前县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已调研200余次,下访接待约100人,领办民生实事9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约100个。践行担当作为,注重学出实效。持续稳步推进殡葬、养老、慈善、救助等领域的专项整治工作,社会福利权益保障更加充分,社会事务服务供给更加优化,社会治理综合效能更加有效,深化改革创新更加有力。
〔重庆市民政局机关党委(人事处) 钟鸣〕
重庆师范大学:“三聚焦”助力高校党建提质增效
重庆市高校党建研究咨政中心依托重庆师范大学建立。自建立以来,中心围绕高校党建工作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立足“咨政服务、理论研究、实践应用”三大职能,以“三聚焦”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聚焦机制创新,优化运行体系。实行“党委统筹+专班推进”管理机制,横向联动4个分中心、纵向贯通5个研究室,形成“1+4+5”党建智库矩阵。聚焦人才引育,建强研究梯队。打造“专家领衔+骨干攻坚+青年接续”科研队伍体系,由3名学科带头人牵头攻关,6名骨干教师深度参与,联动多方协同,组建“3+6+N”研究梯队。聚焦成果转化,破解实践难点。创办专刊《重庆市高校党建工作通讯》,为市内高校搭建经验共享桥梁;完成市级重点课题20余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核心论文32篇;举办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活动共计27场次。
(重庆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 陈小饮)
市人民医院:“五双”模式提升党支部建设质量
推进组织设置“双嵌入”。行政处室和临床医技科室共设置57个在职党支部,实现党的组织设置全覆盖和互嵌互融。推进党内业务职务“双任”。部门负责人是党员的须兼任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双带头人”作用,目前“双任”比例达100%;在职党支部书记中约9成具有高级职称、近4成具有博士学位。推进“双培养”。近两年发展党员14名,其中8名为高知识群体党员,目前在职高知识群体党员占在职党员总人数的25%以上;鼓励党员在医教研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2名党员获“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称号。推进“双述职”。明确实绩清单和负面清单,针对中层干部兼任党支部书记的情况,要求干部在年终对党建和业务工作进行双述职,其中,党建工作考核占实绩工作考核权重的30%。推进“双考核”。每年开展党支部目标考核,推进评定等级“能上能下”,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重庆市人民医院组织科 赵宇)
编辑:王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