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晶芳专栏|恩施三味
作者:查晶芳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8-28 16:16:55恩施之行,初识“合渣”与“藤茶”。如两枚异域草籽,乘风落入心田,短短数日便根深叶茂,其色香诱我深嗅细品。
那日,午抵恩施,入住宾馆。老板力荐斜对面小饭店。就近觅食,省时省力,我们欣然前往。七个人点了七道菜,现在唯记合渣,余则皆忘。彼时,问服务员恩施有何特色菜,她首推合渣,称其名列“恩施十大名吃”。乍听名,颇感土气,甚至还觉得有点匪气。上桌,热气腾腾一大瓷盆,其貌不扬:浓稠糊状,乳白微黄,厚实凝重。一勺舀起,黏稠几滴悬于勺尖,缓缓垂落,毫无滑溜之感,着实敦厚实在。入口温软绵滑,舌间触得微细颗粒,然毫不硌牙,恰是精致中存一丝粗砺,豆腥气若有似无缠绕唇齿。细辨之下,还有肉末、蛋花、蔬菜之味。此刻,方悟合渣中“合”之真意。这合渣,名粗形陋,味却醇厚爽淡、清鲜悠长,妥妥的“张飞貌,黛玉才”啊。
因为喜欢,我舀了一勺又一勺,有同伴却觉不过尔尔。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何况这人间万般滋味,同好更难,各取所爱罢了。
邂逅藤茶,亦在宾馆附近。途经小超市,忽被门前案板上一溜白色袋装物吸引。只因旁边标牌上写着大大的“藤茶”字样。藤茶?还有白色的茶?闻所未闻。近观之,茶形既非舒展叶芽,亦非紧实颗粒,竟是苍藤虬曲,银霜满披,如龙须,似絮团,令人称奇。女店主见我们一脸好奇,忙上前热情“科普”:此乃土家世代珍视的“神仙草”,素有“三两黄金一两茶”之誉,可谓盛名远扬;它生于武陵云雾深处,富含硒、黄酮、氨基酸,常饮可调三高、护肝润肺、助眠安神,堪称延年益寿之佳品。
店主说着,力邀我们进店品尝。她取出一小团藤茶,边冲泡边轻声细语地讲解:藤茶不需冲洗,首泡即可饮,因其表面的霜状物就是珍贵的黄酮素结晶,洗之则损。随着沸水注入,霜团舒展如云,热气氤氲中弥散草木清芬。茶汤微黄清亮,轻啜一口,微涩似苦,但转瞬即逝,旋即清甘自舌根徐生,余韵不歇,久久萦喉。原来,这“苦”竟是“甘”的引路人,妙呀。我初尝甚喜,同伴却甫入口便呼“苦”,直咂舌道“麻嘴”。店主笑劝多饮几口便好,同伴连连摆手:“不习惯,不习惯!”
我爱其味,彼嫌其苦,与食合渣情境何其相似。物亦如人,相识易,相知相爱却全凭缘分,缘起情生,缘渺即灭。其实滋味本无高下,不过是心之所向,各得归处。而差异,正是生命斑斓的底色,亦为世界精彩的本源。
逛女儿城,琳琅美食中,独“冰豆奶”引我倾心。店主递杯时,我正汗流浃背,触及杯壁的沁凉水珠,瞬间就被爽到了。再看杯中,豆奶凝如嫩白玉冻,清冽豆香直钻鼻孔。忙舀一勺入口,清凉微甜,细腻如绸,燥热顿消。后来也尝过其他吃食,皆觉平平,唯冰豆奶的清甜记忆至今不忘。细思其材,不过牛奶豆粉,寻常之物。而我之深喜,多半是因与之适逢其时——酷热时遇冰爽,怎能不爱?可见,邂逅之美,很大程度上亦系于恰逢其时。
恩施美食多多,短短几日我所尝不过万一。且所喜之合渣、藤茶、冰豆奶,也仅止于味蕾欢愉,并未能深究其源。观景亦然,皆为“打卡”之游。每每旅游归返,常憾旅程之潦草粗略,此次恩施之行也不例外。固有行程匆匆之因,更有自身疏于细察深思之故——我原本是完全有机会多走走,多看看,多问问的。忆及萨拉马戈在《失明症漫记》中的开篇箴言:“如果你能看,就要看见;如果你能看见,就要仔细观察。”
世间万般美好,皆在静候那双“看见”的眼,那颗“懂得”的心。
编辑:王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