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时评|以伟大抗战精神之光照亮年轻干部成长之路
作者:钟昊君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9-01 08:58:14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一场盛大的阅兵式即将在北京举行。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抗战精神的传承。抗战精神,这座由无数先烈用生命和信仰铸就的精神丰碑,跨越时空,依然闪耀着震撼人心的光芒。对于正处在成长关键期的年轻干部而言,深刻领悟并自觉传承抗战精神,从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强大动能,是时代的呼唤,更是成长的必修课。
汲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筑牢理想信念的“压舱石”。抗战岁月,山河破碎,民族危殆,正是“誓死不当亡国奴”的爱国呐喊,唤起了全民族空前的觉醒与团结。从慷慨赴死的将领到默默无闻的士兵,从支援前线的百姓到蜚声海外的侨胞,亿万中华儿女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紧密相连,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这种深入骨髓的爱国情怀,是抗战精神最深厚的底色。年轻干部生逢盛世,肩负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任,更需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学习先辈“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赤胆忠诚,做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日常工作与人生追求,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许党报国的奋斗足迹,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青春活力。
汲取“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磨砺攻坚克难的“铁肩膀”。抗战艰苦卓绝,装备的极度劣势、环境的极端残酷,都未能磨灭中国人民胜利的决心。从白山黑水到热带雨林,从正面战场到敌后根据地,中华民族展现了惊人的毅力与韧性。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种种智慧与勇气的结晶,无不源于那种坚信光明必将驱散黑暗的钢铁信念。这种信念,是支撑民族度过至暗时刻的强大精神支柱。当前,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面临的都是“硬骨头”和“险滩”,年轻干部最需要从抗战精神中学习的,正是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气概和“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顽强意志,勇于到重大斗争一线、艰苦复杂地方、关键吃劲岗位上去历练,主动经受“热锅上的蚂蚁”般的考验,做到遇到挫折不气馁,面对挑战不退缩,在实践中练就担当作为的“宽肩膀”和“硬脊梁”,真正成为堪当大任的栋梁之材。
汲取“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团结精神,凝聚为民服务的“鱼水情”。抗战的伟大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团结奋斗的胜利。“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生动诠释了军民团结如一人的人民战争伟力。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凝聚起救亡图存的磅礴力量,展现了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组织动员力。这种紧密联系群众、依靠群众的制胜法宝,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年轻干部要深刻感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邃内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主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呼声,感知百姓冷暖,将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做暖民心、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用自身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汇聚起干事创业的广泛共识和强大合力,续写新时代党群一心、干群一致的动人篇章。
编辑:张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