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时评|一以贯之守初心 砥砺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作者:任昌松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9-02 11:09:56

当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已进入尾声,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学习教育的“尾声”绝不是贯彻落实的“终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是阶段性的“一阵风”,而是党员干部必须长期坚守的行为准则、必须终身践行的政治承诺。作为党的肌体细胞,每一名党员都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与坚定,让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为融入血脉的行动自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思想之弦不能松,拧紧“终身学习”的总开关

学习教育的阶段性结束,不等于思想认识的“到站下车”。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所蕴含的作风建设要求,始终与党的初心使命同频共振,与时代发展需求同向而行。从“舌尖上的浪费”到“车轮上的腐败”,从“节日里的歪风”到“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作风问题的表现形式会随时代变化不断演变,若思想上稍有松懈,就有可能陷入“看惯了、无所谓、慢慢来”的麻痹状态。每一名党员都要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常修课”,持续深化对其核心要义的理解,从“为什么改”的政治高度、“改什么”的实践维度、“怎么改”的行动精度出发,不断校准思想航向。要对照最新案例通报反思自省,警惕“小节无害”的思想误区,杜绝“下不为例”的侥幸心理,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求真务实、廉洁奉公”的理念,成为遇事决策时的“第一反应”,成为日常言行中的“自然流露”。

行动之责不能减,扛起“率先垂范”的硬担当

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靠行动来检验;中央八项规定的生命力,必须靠践行来延续。作为党员,既要做规定的“遵守者”,更要做落实的“推动者”,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树起标杆。在履职尽责中,要坚决摒弃“文山会海”“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以钉钉子精神把工作抓实抓细;在生活作风上,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从一顿饭、一瓶酒、一张卡等小事小节严起,自觉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管好自己的同时,也要管好家人亲属和身边同事,筑牢家庭防线;在重大节点上,要始终保持警惕,杜绝借节日、婚丧嫁娶等名义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吃喝等行为,让清廉过节成为常态,以党员的个体自觉汇聚成全党作风建设的强大合力。

长效之基不能弱,筑牢“久久为功”的防护网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是“一时之举”,而是“一世之诺”。学习教育收尾后,更要防止“雨过地皮湿”的表面效应,要建立起常态长效的践行机制。一方面,党员要主动把自己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定期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自我检视,在组织生活会上敢于“红脸出汗”,及时发现并纠正自身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另一方面,要将贯彻落实与日常工作深度融合,把作风建设的要求融入工作推进、服务群众的每一个环节,让“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成为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让“为民、务实、清廉”成为党员干部的鲜明标识。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让我们以“一以贯之”的坚守、“一刻不停”的韧劲、“一抓到底”的决心,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日常行动,以优良作风书写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为推进党的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编辑:李云霄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