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时评|以抗战精神为镜:新时代党员的“初心三问”
作者:范思颖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9-03 09:16:56重庆的每一寸土地都镌刻着抗战记忆,映照着伟大的抗战精神。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时刻,我们从抗战精神中探寻“党员是什么”“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的答案,让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呼唤交相辉映。
认清“党员是什么”,筑牢信仰之基。党员是什么?抗战时期的重庆给出了答案。在那段艰苦岁月里,红岩村的同志们面对日军轰炸依然坚守岗位,抢救文件物资,挂出“愈炸愈强”的标语,用行动诠释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或许不再经历烽火硝烟,但信仰的基石必须更加牢固,要以先辈先烈为镜,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
明白“入党为什么”,践行服务宗旨。入党为什么?抗战时期的革命先烈给出了回答。比如,中共党员肖林、王敏卿夫妇受党组织指派,创办华益公司经营纱布生意,抗战期间累计向党中央上缴黄金12万两,其他固定资产折价1000多万美元,自己却睡阁楼、吃粗粮。肖林常说:“算盘珠子是为党拨的,黄金美钞属于人民,我们不过经手过路。”他们的故事诠释了入党不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是为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崇高追求。今天的我们,更要时刻叩问入党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盼,着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清楚“在党干什么”,担当时代重任。在党干什么?革命先辈已经作出了表率。革命先辈创办《新华日报》,宣传党的抗日主张;组织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形成强大的抗日力量;深入农村山区,发动群众参加抗战。这种为党分忧、为国尽责的担当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立足本职岗位,在联系服务群众、完成重大任务中履职尽责、勇于担当,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当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常思“党员是什么”“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入党誓词,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华章。
编辑:张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