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时评|重温“烽火乐章” 激荡“青春回响”
作者:李致韵 高磊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9-03 10:44:15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抗战烽火岁月,面对日军的野蛮侵略,无数中华儿女奋勇抗战、宁死不屈,铸就了彪炳史册的伟大抗战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大青年干部应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挺膺奋斗姿态、涵养为民情怀,在强国复兴的新时代浪潮中激荡青春回响。
重温“血染山河志未消”的“信仰乐章”,坚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想信念,激荡“强国有我”的高亢回响。在长达十四年的浴血奋战中,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那些先辈英烈始终信仰如炬,忠诚不变。以“头颅可断腹可剖”的钢铁意志,在冰天雪地中战斗至最后一息的将军杨靖宇;以“甘将热血沃中华”的昂扬姿态谱写信仰华章的烈士赵一曼;以“甘愿征战血染衣”的宁死不屈,开枪自尽、身怀六甲的华侨抗战女英雄李林……正是这些先辈英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如今的山河无恙。如今,八十载的春秋更迭沉淀的信念依旧如磐,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应缅怀“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的精神力量,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能,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让“国之所需”成为“吾之所向”。
重温“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乐章”,挺膺“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奋斗姿态,激荡“昂扬进取”的铿锵回响。奏响《义勇军进行曲》的激昂澎湃,感受民族存亡之际“四万万人齐蹈厉”的悲壮史诗;齐唱《黄河大合唱》的大气磅礴,感受奔腾声浪中民族宁折不弯的钢铁脊梁;高歌《延安颂》的悠扬壮阔,感受千万颗青年的心中团结抗战的矢志不渝……这些诞生于烽火年代的旋律传唱至今,铸就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丰碑。如今,身处和平年代的青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更需从奋斗旋律中汲取敢于担当、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继承“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功成有我”的使命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努力在急难险重、复杂吃劲的一线岗位中练就担当作为的“铁肩膀”“硬脊梁”“真本领”,以挺膺奋进之姿勇挑时代赋予的重任。
重温“烽火同心固山河”的“初心乐章”,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激荡“人民至上”的铮铮回响。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御外侮,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从千千万个“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动人场景,到无数封烽火中传来的家书里“勿念”二字的毅然决绝,再到“共产党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鱼水深情”,正是这种军民团结一心的血肉联系,才能把日本侵略者淹没在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新时代的广大青年干部更应从令人动容的家国大爱中领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立场真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在实际工作中,把群众答应不答应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参与不参与作为“第一动力”,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青春之力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永川区委组织部)
编辑: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