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时评|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

作者:武警察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9-08 10:52:14

“躺平”原是网络热词,意指社会上一些人选择佛系的人生态度,以“躺平”姿态面对生活。所谓“躺平式”干部,是指一些干部在岗位上缺乏担当、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甚至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奉为信条,甘当“太平官”“木头人”。“躺平”无疑是一种消极的精神状态,“躺平式干部”必定会影响队伍的“战斗力”和“精气神”。当前正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必须在精准识别、规范处理、正向激励上下功夫,对不作为、慢作为的“躺平”问题零容忍,动真格、出快手、除病根,让“躺平式”干部“不能躺、不敢躺、不想躺”。

以“精准问诊”激发“不能躺”的危机意识。严格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可以确保干部履职尽责、发挥作用、不敢轻易越过雷池,如果纪律制度松弛,管理监督不到位,干部就有可能产生“侥幸心理”,慢慢走上“躺平”之路。要根据“躺平”常见状态,围绕政治素质、担当作为、履职尽责、纪律规矩、实干实绩、服务意识等方面,建立负面清单,划出“红线”和“禁区”,推动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要通过单位自查、日常调研、平时考核、民主评议、专项督查等方式,对干部工作实绩、能力态度、群众口碑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注重收集干部政治表现、作风状态、党纪政务处分等负面信息,及时发现有问题、不胜任、不称职的干部,释放“组织时刻在关注”的强烈信号。要聚焦重点事重点人,紧盯不担当、不用力问题,把在重大项目、重点工作中不愿担当的干部及时纳入排查重点,及时通报曝光典型案例,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以“无为失位”形成“不敢躺”的高压震慑。只有真正让心态“佛系”、状态“躺平”、工作“摆烂”的干部“能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的问题。要明确“下”的情形,优化“下”的程序,拓宽“下”的渠道,压实“下”的责任,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力度,特别是对于消极“避事”、畏缩“避难”、推诿“避责”等不适宜担任现职的躺平干部,及时调整处理,让庸懒散躺的“清谈客”躺不住、躺不平。同时,要健全完善“下”的干部跟踪教育管理机制,全面加强帮带指导、跟踪了解,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组织决定,解开思想疙瘩,重新振奋精神,推动干部“下不失志”,对深刻汲取教训、积极努力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进行重新任职,推动形成干部能上能下良性循环。

以“鲜明导向”释放“不想躺”的干事动能。选什么样的人既是“风向标”也是“指挥棒”。选好人、用对人,是最有效、最直观的导向与激励。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真正从思想深处立起来、站起来,从内心深处抵制“躺平”。要鲜明树立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给位子,对在重大任务和一线火线中冲在最前面、实绩最突出的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优先晋升职级、优先评先评优、优先储备培养、优先推荐奖励,打破“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怪圈,让吃苦者吃香、能干者能上。要健全激励鼓励的评先机制,搭建揭榜挂帅、竞榜比武等担当作为好干部评选表彰平台,定期发布干部担当作为典型案例,着眼让想干事者有平台、干成事者受尊崇。

编辑:罗欣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