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助推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
作者:孙成平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9-10 17:10:14市场监管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富国强民的有力保障。2025年7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中国特色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离不开中国特色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离不开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因此,针对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六大目标”,必须系统把握城市动能转换、安全韧性、民生保障、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与市场监管的关系,以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助推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
立足“四链”融合导向,注入城市发展新动能。市场监管部门作为准入管理、公平竞争、知识产权等制度的供给者,需把握城市创新发展与市场监管监管赋能的关系,立足职能为新兴产业提供高标准制度与技术保障。深化“渝悦易企办”改革,优化“一站铜创”政务服务体系,推动注册资本认缴制以及强制注销、强制退出改革落地,便利创新企业培育。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围绕“2+4+1”现代产业集群,实施质量强区“8项服务”,引导企业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以“标准化+”牵引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强化知识产权赋能,迭代“龙乡・知识产权铜易办”品牌,推进“铜梁龙”区域公共商标更新赋能,通过专利导航、成果转化、产权保护实现创新链“全周期护航”。
紧扣“韧性可靠、敏捷高效”,筑牢城市安全屏障。市场监管部门作为城市安全的重要保障者,需把握城市安全韧性与市场监管监管护底的关系,加强燃气管道、消防设施、“三品一特”等核心领域全链条安全监管,筑牢城市运行的安全底线。提升“识险清患”能力,健全干部队伍教育培训体系,强化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三支检查员队伍建设,构建“专业支撑+全员参与”的监管力量体系,提升前瞻防范化解次生风险能力。夯实本质安全基础,完善重点食品全链条溯源机制,健全“两品一械”监管规范,深化特种设备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严控重点工业产品质量风险,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守住城市本质安全生命线。提升数智运用能力,贯通“渝食安”“特种设备在线”等6个智慧场景,强化“入企排队・服务预约”“信用+执法”数据赋能,实现被动监管向主动监管、事后治理向事前防范转变。
围绕“舒适便利、普惠可及”,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市场监管部门作为民生福祉的坚定守护者,需把握城市民生福祉保障与市场监管监管为民的关系,深入推动供给提质、秩序规范、维权增效、共治深化、环境引领“五大提升行动”。全面优化消费供给,优化超市、餐馆等业态准入准营辅导,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质量技术“你点我帮”等实事,推动“15分钟生活圈”建设,让群众“买得放心、用得安心”。全面提升群众感知,持续强化教育、医疗、殡葬、计量收费价格监管,排查低价销售背后的安全风险,规范农资、家装、文娱、旅游等市场的新型营销行为,严厉查处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保护重点人群合法权益。全面提升多元调处质效,推进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标准化试点,谋划涉老消费“渝悦调”场景,提升维权效率与温度。落实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通过“守护消费”专项行动提升消费便利度与满意度。
遵循“绿色低碳、整体大美”,助力城市生态建设。市场监管部门作为绿色转型发展的推动者,需把握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市场监管标准引领的关系,深化绿色标准供给、强化监管执法保障,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强化绿色标准与认证监管,开展“标准化+绿色转型”行动,引导企业参与绿色产品标准制定与高端品质认证,严查“伪绿色”认证,确保标准落地。赋能检验检测产业发展,对接全市千亿级检验检测产业集群,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领域等检测能力,为企业绿色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协同改善空气质量,严厉查处不合格油品、天然气销售行为,强化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管,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域,严防严控“白色污染”,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聚焦“崇德向善、文化繁荣”,培育现代市场文明。市场监管部门作为现代化治理文明的积极践行者,需把握城市治理文明与市场监管监管文化的关系,以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改革为抓手,将优化服务供给、强化信用监管、厚植质量理念有机融合,形成崇德向善的现代城市治理文化。筑牢公平竞争根基,建立公平竞争审查专家库,开展川渝交叉互评,严查不正当竞争案件,破除“地方保护”“行业垄断”。强化信用正向引导,深化“龙乡有信”企业信用全生命周期改革,推广《重庆市经营主体信用合规建设指南》,推动信用分级分类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深度融合,实现“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厚植“质量第一”理念,强化针对“质量问题”的靶向监管,纠正偏差行为,通过市长质量奖、达标贯标资助奖励等,引导企业主动将质量第一、信用至上、公平竞争理念融入经营战略。
坚持“智慧监管、协同治理”,提升现代治理水平。市场监管部门作为智慧治理的协同推进者,需把握智慧城市建设与市场监管智慧监管的关系,完善监管执法数据共享机制,深入推进沙盒监管、信用监管、AI赋能等新模式,实现风险智能识别和精准预警。全面深化智慧审批,建立智能预审链,创新开展“远程核查+云审批”,实施容缺受理和并联审批,减少人为干预,推动食品经营许可等3类现场核查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强化干部教育智训,深挖干部教育制度漏洞与管理盲区,紧扣“选、育、管、用”环节,探索运用数字化手段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建立“政治体检+能力检验”综合评价机制,营造主动担当作为的氛围。健全协同治理格局,加强川渝知识产权、消费维权协作,健全行管、行刑、行纪常态化协作机制,强化与企业、行业协会商会、消费者组织等各方的沟通合作,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作者系重庆市铜梁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编辑:王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