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时评丨“指尖减负”让“负能”变“赋能”
作者:罗焕颜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9-11 11:06:14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数字化背景下,形式主义“变异翻新”,为基层干部减负,更需破解基层“指尖之困”,通过“指尖松绑”让基层干部解放双手干实事。
“指尖事务”要减轻,让“面对面”代替“键对键”。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部分基层干部疲于应付繁琐的“指尖”任务,但必须明确,“线上收到”不能代替“线下办到”,基层党员干部需实干笃行,多些“走街串巷”、少些“坐而论道”,多些“实地干”、少些“网上谈”,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及时清理“僵尸类”“空壳类”“过时类”应用程序或工作群,杜绝多头报送、重复提交材料、滥用排名、过度留痕等问题。要引导基层党员干部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真正走到田间地头、走进百姓炕头。
“线上资源”要整合,让“技术赋能”代替“数字负能”。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但部分政务软件打着“数字化赋能”的旗号,设计脱离实际、流程冗杂,反而成为群众办事的“新堵点”。基层党员干部应主动拥抱变革,学习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相关知识,实现既减负担,又提效能。要打通数据壁垒,整合系统终端,减轻来回切换政务应用的负担,实现基础数据“一表共享”,基层业务“一端直办”,各类系统“一门登录”,真正做到“一次填报、多处应用、全域共享”。要结合不同基层干部的岗位需求,在日常培训中加强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专业知识培训,提升干部数字素养和实操能力,让基层干部不再“望数生畏”。
“晒绩考核”要优化,让“实绩”代替“痕迹”。平台上的“晒绩”不能取代工作上的“实绩”,各级党组织要坚持重“迹”更重“绩”,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松绑不松劲,减负不减责”。要优化考核指标,完善评价体系,改进督查方式,取消点赞量、转发量、投票数等考评指标,杜绝把政务应用程序异化为日常工考核、线上督查的载体。要破除虚功,以工作“实绩”论英雄,主动发现“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并将其纳入群众监督范围,做到发现一起整改一起,发现一类解决一类,减少基层干部在数字时代的无谓劳动,让求真务实的正气蔚然成风。
编辑:杨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