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多元育人共同体撬动职教课程思政革新

作者:陈敏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9-12 07:41: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职业教育课程思政,要持续构建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协同的多元育人共同体,通过完善总体架构、重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搭建数智平台等路径,系统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改革创新,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注入强劲动力。

完善总体架构,夯实制度保障与机制协同。组建由地方党委牵头,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专家、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课程思政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区域性职业教育课程思政规划。同时,职业院校成立课程思政领导小组,完善工作体系、教学体系与内容体系,确保思政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创新政校企协同机制,通过项目化运作引导企业参与课程建设,对贡献突出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健全动态监测与评价机制,将课程思政成效纳入学校教学质量年度报告与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采用院校自评、专家评审、企业反馈等多元评价方式,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见效。

推进“三师”协同,系统重构课程思政体系。组建由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协同支撑的教学团队,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全面提升育人实效。建立常态化“三师”联合备课制度,实现思政教育的立体化渗透:思政教师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结合校本课程特点,确立具有地域特色的思政教育目标;专业教师纵向深挖专业育人功能和内容,将爱国主义、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巧妙融入专业课程;企业导师在专业课程中引入企业项目和职业伦理,将抽象的价值观转化为具象的职业行为准则。

创新教学模式,激发课堂内生动力。创新教学模式,形成“理论引导—技术赋能—实践深化”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主题辩论、角色扮演、案例探究等互动形式,结合职业场景设计教学活动,增强课堂的开放性和参与性。充分运用多媒体、虚拟现实、大数据分析等数字技术,将工匠精神等融入虚拟仿真项目,增强课堂感染力。通过知识竞赛、文明实践、公益服务等多元实训活动,构建丰富的教学场域,引导学生将思政理念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提升育人实效。

深化产教融合,搭建“数智思政”育人平台。搭建“数智思政”育人平台,建立由学校、企业和行业协会三方共建的运行机制,实现师资力量、实训基地、数据资源等要素的深度融合与高效共享。充分利用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的聚合优势,打造四大核心资源库:标准化课程资源库,汇集各专业优质课程思政资源,满足不同专业学生需求;行业典型案例库,精选各行业领军人物事迹和标杆案例,以微短剧、动画等形式生动呈现;企业项目资源库,运用虚拟仿真技术精准还原职业场景,有机融入真实项目案例;教学评价数据库,实现教学过程的全方位记录与分析,为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科学指导和有效反馈。

(作者单位:重庆开放大学)

编辑:陈骅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