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红色沃土生新绿

——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郎家村的蝶变新生

作者:唐余方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9-15 09:27:22

8月的重庆,骄阳似火。走进重庆市江津区吴滩镇郎家村,却能感受到比骄阳更炽热的发展脉动。

郎家乡村振兴农文旅综合体项目一期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重庆华硒泡菜有限公司的加工厂里机器轰鸣,一批批游客走进聂荣臻元帅故居……这片土地,早已跳出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概念,成为红色热土与绿色发展交相辉映的生动样本。

郎家村是聂荣臻元帅的故乡。1899年,聂荣臻出生在郎家村石院子,他的少年时光在石院子、冲口私塾、聂氏染房、插旗寺小学度过,家国情怀和报国理想也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百余年来,这份精神血脉薪火相传,滋养着一代又一代郎家人。

2021年,郎家村入选中组部、财政部开展的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自此,这片土地将红色血脉注入乡村振兴实践中,在“红色”与“绿色”的交融中,书写出乡村蝶变的美丽篇章。

激活红色资源,点燃发展引擎

郎家村的变化,始于2021年。

入选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后,郎家村的红色资源才真正被激活,发展空间随之全面打开。

“过去,郎家村只是一个普通的农业村,虽然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红色资源,但一直未能真正转化为发展动力。”吴滩镇党委组织委员吴梅回忆道。

从地理格局看,郎家村位于江津、永川、璧山三区交界处,交通便利,从江津城区驱车,经永津高速公路半小时即可抵达。村子地势平坦、气候温润、水源充沛,是适宜农耕的沃土。然而,真正让郎家村区别于其他乡村的,并非自然禀赋,而是聂荣臻元帅。

8月20日下午,郎家村党委副书记蔡俊杰带着记者走进聂荣臻元帅故居。

白墙灰瓦间,聂荣臻元帅故居仍保留着百年前的质朴与静谧。就是在这里,聂荣臻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自勉;也是在这里,他立下了实业救国的远大志向。

与故居一公里之隔的,是冲口私塾和聂氏染房。聂荣臻曾在私塾接受启蒙教育,也曾在染房帮父亲挑水染布。那口古井至今仍在,仿佛还回荡着百余年前少年的脚步声与读书声。

“聂帅在郎家村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这片土地也孕育了他的信念与初心。”蔡俊杰说。

这份信念与初心,后来不断开枝散叶。从赴法勤工俭学,到在黄埔军校投身革命,再到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担任新中国成立后的“科技主帅”……聂荣臻的一生,与民族独立、国家强盛紧紧相连。

为进一步盘活用好“红色家底”,从2021年开始,郎家村在聂荣臻元帅故居系统性保护的基础上,复原保护冲口私塾、聂氏染房等遗址,并梳理聂荣臻生平事迹,生动呈现他的成长轨迹。

2021年4月,郎家村依托聂荣臻元帅故居、冲口私塾、聂氏染房、插旗寺小学等红色资源,成功将聂荣臻故里景区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成立景区管理公司,开展游客接待、红色研学和会议服务等专业化运营。短短两年,郎家村已接待游客开展红色教育100万人次。

红色遗址不再是静态展陈,而是推动乡村发展的关键力量,让郎家村在振兴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红绿”相融,产业迸发新活力

随着游客不断涌入郎家村,位于聂荣臻故里景区核心区的象外婆庄园生意日渐红火。面对操着不同口音的客人,庄园老板张祖林忍不住发问:“是谁介绍你们来的?”

很多人回答:“是聂帅‘带’我们来的。”

这句话,让张祖林更加庆幸当初的选择。

张祖林和丈夫原本从事农业生产资料和技术推广工作。2016年,他们在江津多地考察后,最终将种植基地落在郎家村,“因为这里是聂荣臻故里,注定有不一样的发展潜力”。

事实证明,张祖林的判断没错。这些年,郎家村的发展方向迎来重大转变,张祖林也随之调整公司的发展思路。2024年,她投资建成集住宿、采摘、观光和农产品加工体验于一体的象外婆庄园。

在这里,游客既能体验田园乐趣,又能感受红色文化。得益于聂荣臻故里景区带来的人流,庄园的生意一直很好,在炎炎夏日依旧客源不断。

“郎家村原本就是重庆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核心村,花椒、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业产业基础雄厚。在红色旅游的带动下,这些产业得以提档升级。”吴梅说。

如今,郎家村已有数十家农家乐、民宿,还吸引不少企业前来投资,发展业态日渐丰富。

2021年,华硒泡菜公司看中郎家村“红色+绿色”的资源优势,流转20余亩土地建设泡菜加工厂,把村里的无公害蔬菜转化为规模化、品牌化的特色产品,推动一二产业深度融合。

也是在这一年,郎家村引进重庆聂居子桐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打造农文旅综合体,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目前已流转600余亩土地种植桃树,接下来还将打造烧烤露营、水上舞台、乡村咖啡、儿童天地等文旅项目。

过去,郎家村只是象外婆庄园的一处种植基地。去年,张祖林将公司总部从江津城区搬到郎家村,把全部资源和力量投入这片沃土……

“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以来,郎家村紧扣‘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理念,已引进企业4家,重点打造现代农业、民宿产业、儿童乐园等农文旅融合项目,让游客既能感悟聂帅从小立志救国的崇高理想,又能欣赏田园风光、体验乡村生活。”吴梅介绍。

如今,郎家村的农文旅产业链已初具规模,从红色故事到田园体验、乡村风光,红色基因在这里催生绿色产业,滋养着乡村发展的无限可能。

赓续红色血脉,焕发时代新风

聂荣臻,是郎家村最鲜明的精神符号。红色精神不仅留存于遗址中,还浸润着村庄的发展,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郎家人。

从象外婆庄园出来,记者踏上了一条特别的村道——双拥大道。路边的一块块展板,记录着退役军人的故事。

“郎家村有70多位退役军人,对于一个村庄来说,这个数量是非常多的。通过展陈,我们希望将红色精神代代相传。”吴梅说。

在郎家村,红色精神在新时代有了新的表达,呈现出新的时代风貌。

结合产业发展实际,郎家村成立了蔬菜、农业发展、制种3个产业党支部,把党组织建到产业链上。党支部牵线搭桥,让郎家村迎来西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单位的专家团队,他们走进田间地头,帮助村民解决种植中的技术难题,并引进羊肚菌等新产品、实施玉米大豆套种等试验,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退休老党员杨宗敏,带头成立“杨大姐”党员调解工作室。在村民矛盾调解现场,总能看到她耐心劝说的身影。从家庭琐事到土地纠纷,她已成功化解矛盾百余起,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调解出郎家村的文明新风。

今年7月,吴滩镇创新开展“讲好聂帅故事·赓续红色血脉·赋能乡村振兴”讲解员培训。70余名学员中,有镇里文旅岗位的干部、企业工作人员,还有村里的民宿老板、乡村教师等。他们把红色故事和乡村变化讲给更多游客听,让郎家村的发展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红色精神在这里赓续传承,绿色发展在这里蓬勃生长,一幅精神有根、产业有势、生活有味的和美图景正在郎家村徐徐展开。


编辑:唐余方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