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如何见实效
作者:胡晓东 黄婉怡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党课参考》发布时间:2025-09-23 14:15:142025年8月,新华社发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该文件针对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法加重基层负担等突出问题,提出切实精简文件、严格精简会议、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规范借调干部、规范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规范明晰基层权责、规范创建示范和达标活动等方面共21条具体措施,旨在深化基层减负工作,健全长效机制。这份文件是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的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鲜明树立了为基层减负赋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工作导向,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遵循。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必须把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这21条具体规定落到实处,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一、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持续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能够用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服务群众。”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有效途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加强新时代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
●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有效途径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
●加强新时代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
二、当前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面临的挑战
当前,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主要面临三方面的挑战:减负措施与整治形式主义的联动机制尚未有效建立、权责体系匹配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考核机制不够科学。只有准确把握这些挑战的实质,才能切实减轻基层不必要的负担,真正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不断提升治理效能,夯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基。
●减负措施与整治形式主义的联动机制尚未有效建立
●权责体系匹配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部分考核机制不够科学
三、切实推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落地见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精兵简政,持之以恒抓好这项工作。”基层减负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要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就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制度约束、优化考核机制、推进授权赋能。
●加强顶层设计
●强化制度约束
●优化考核机制
●推进授权赋能
(原载《党课参考》2025年18期)


编辑:王耀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