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时评|青年干部当以“破圈”之姿勇担时代使命

作者:金汇英 廖元红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9-26 16:19:51

青年干部是民族复兴的“生力军”,成长从无“躺赢”捷径。但部分人深陷“路径依赖”,以“过得去、不出错”为信条,遇“硬骨头”就回避,在“温水煮蛙”中耗散锐气。安稳不是“避风港”,而是“成长枷锁”。新时代需要“闯将”,而非“守成者”。青年干部必须跳出“舒适圈”,在风雨中练本领,在硬仗中壮筋骨,唯有敢突破、善作为,才能在时代浪潮中站得稳、立得高。

以“归零心态”走出认知舒适圈。舒适圈的本质是思维固化与心理设限,有人困于“老经验”,将过往做法奉为“万能公式”,面对数字化治理、基层矛盾化解等新课题,陷入“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困境;有人耽于“小成就”,把“完成任务”当终点,在“差不多就行”中消磨精益求精的追求。认知边界即成长边界,青年干部当以“空杯”姿态解构固有思维,于书本中溯源理论、廓清迷雾,在实践中摸索方法、积累经验,向先进对标找差距,靠复盘反思补漏洞。唯有领悟“舒适即停滞,守成即落后”,方能挣脱“能力舒适区”枷锁,在学思践悟中实现本领迭代。

以“攻坚姿态”跳出行动舒适圈。温室长不出参天树,懈怠练不成真本领。行动上的畏难与退缩,正是舒适圈最顽固的“保护层”。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项目攻坚的“卡脖子环节”、群众急难愁盼的“硬骨头问题”,看似是舒适圈的“对立面”,实则是锤炼能力的“磨刀石”。青年干部当主动走出舒适圈,在政策落地的堵点中磨炼协调能力,在突发状况的处置中积累应变智慧,在群众诉求的回应中厚植为民情怀。“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唯有敢啃硬骨头、勇接烫手山芋,不避矛盾、不畏挑战,方能锤炼担当重任的“铁肩膀”,将“不可能”的困境转化为“能成事”的实绩,真正跳出行动舒适圈。

以“恒久之功”打破成长舒适圈。跳出舒适圈并非一日之功,既需要“敢闯敢试”的魄力,更离不开“久久为功”的韧劲。现实中,有的干部尝试新工作遇挫便打“退堂鼓”,或凭三分钟热度半途而废,最终又退回熟悉的舒适区,症结在于缺乏坚持。青年干部当以钉钉子精神涵养韧劲,正视“破圈”的阵痛,不因一时受挫动摇;在反复实践中沉淀经验,把“碰壁”化为复盘素材,将“不适”变为适应铺垫。以挑战为“养分”,以突破为“刻度”,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稳扎稳打。唯有长期发力、久久为功,才能摆脱“浅尝辄止”,巩固“破圈”成果,筑牢干事根基,实现能力持续进阶。

时代的考题已经列出,青年干部的答卷正在书写。跳出舒适圈,从来不是对过往成绩的否定,而是对平庸未来的拒绝;不是盲目冒险的冲动,而是基于清醒认知的主动进取。青年干部唯有将“破圈”内化为思维自觉与行动习惯,在学思践悟中持续打磨本领,在久久为功中筑牢担当根基,方能在时代浪潮中褪去稚气、增长底气,在新征程上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答卷。


编辑:李云霄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