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时评|像农民一样思考

作者:魏来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9-29 16:29:14

走村入户的日子里,我总被农民身上那份最朴素的智慧打动。在不少人印象中,农民的思考似乎局限于“春种秋收”的农事循环,但当我真正蹲在田埂上听他们聊庄稼、坐在堂屋里听他们议家事,才明白“像农民一样思考”,藏着基层工作最该学的生存哲学与务实智慧。正是这种发源于田野间的实践智慧,使得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改革破冰到乡村振兴,农民的智慧始终是中国发展最深厚的底气。作为深入基层的选调生,我们或许更需时常“像农民一样思考”,将这种扎根土地、尊重规律、耐心耕耘的思维融入基层工作实践。

“像农民一样思考”,首要在于扎根土地的深沉情怀。农民深知,收成的好坏离不开脚下的土地。他们俯身躬耕,与泥土为伴,最了解土地的墒情、肥力与个性。基层工作何尝不是如此?办公室里的决策若脱离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的实际,难免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选调生当如农民亲近土地一般,真正沉到基层一线,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意。要走出“文件堆”,走进“农家院”,坐上“炕头”,聊聊“家常”,在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中,掌握最鲜活、最真实的一手情况,使我们的工作接足地气、充满温度。

“像农民一样思考”,核心在于尊重规律的务实精神。“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农业生产讲究顺应天时、因地制宜,违背自然规律必受其惩。基层治理同样有其内在规律,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绝非一蹴而就。它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决策,精准施策。制定政策不能“拍脑袋”,追求“短平快”,而要像农民观察节气、分析土壤一样,深入研究本地区的发展阶段、资源禀赋和现实条件,把握各项工作的内在联系和演进逻辑。要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遵循规律,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像农民一样思考”,关键在于守望未来的智慧远见。优秀的农民不仅关心一季的收成,更会考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未来的发展,懂得休耕轮作、保持地力。这启示我们,推动基层发展必须富有远见,要统筹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各项事业,不能竭泽而渔,只顾眼前利益。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子孙后代留下沃野良田、碧水蓝天,绘就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丽画卷。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新时代的选调生,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让我们真正“像农民一样思考”,厚植“脚下沾满泥土”的深沉情怀,秉持“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精神,发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实干作风,涵养“放眼长远未来”的战略眼光,在广袤的基层天地里深耕不辍,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答卷。


编辑:李云霄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