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君专栏|秋风起,红薯香
作者:陈丽君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9-30 09:59:04
又是一年秋来到,前些日子母亲打来电话,说父亲种的红薯丰收了,让我回去拿点来吃。放下电话,儿时的那些关于红薯的记忆纷纷涌上了心头。
红薯刮皮
在我的老家,红薯刮皮是每到红薯丰收时节家家户户必做的美食,因为这是孩子们的应季“零嘴儿”。
母亲勤快,总会提前一天将红薯担到水井旁洗净,接着在第二天一大早起锅烧火。红薯易熟,基本上入锅蒸上半个多小时就熟透了。然后母亲会拿来事先准备好的大木桶,将红薯倒进去,接着用一根木棒不停地捶打,直至红薯成泥,这时候就可以制作刮皮了。刮皮时,母亲一手拿刀,一手拿着刮皮板,先将一块薄纱布放在刮皮板上,用刀将红薯泥铲在刮皮板上推平,然后将放有红薯泥的薄纱布倒扣于早就平铺好的稻草上,再轻轻地揭下纱布,这样一来,一块刮皮就做好了。
刮皮晒干后便可收仓了。母亲是个很讲究的人。那时候家里有个零食盒,母亲喜欢将刮皮用剪刀剪成小块放在盒子里面,以便随吃随拿。
刮皮除了可以直接吃,还可以油炸。油炸方法倒也简单,只需要将刮皮剪成小长条或三角形,待锅里的油烧至七成热时,将刮皮放进去炸至两面呈金黄色便可。这样加工后的刮皮香香的,酥酥的,别提有多美味了。
红薯粉条
红薯粉条是我老家饭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菜品。老家盛产红薯,一到红薯丰收的季节,家家户户的阳台上、地窖里都堆满了红薯。
那时,几乎每个村子都有一台红薯打粉机。平日里,大部分打粉机都是闲置的,而等红薯一收仓,打粉机便开始在各个村落中此起彼伏地响了起来。那“咔哒”的声响往往要响上大半个月才停歇。打出红薯浆后,需要用勺子舀起来倒入用棉布制作而成的“大口袋”中,然后放在大锅的架子上用力挤压。一夜过去,口袋里的红薯浆就会“进化”成白嫩的红薯粉,这就是用来制作红薯粉条的原料。而留在袋子中的红薯渣也不会浪费,那是小猪们喜爱的吃食。
沉淀好了的红薯淀粉,加上清水搅拌成浆,便可开始蒸煮。院子里,大土灶里的火已经熊熊烧起来,等大铁锅里水一烧开,便可将红薯浆倒入专门用来制作红薯粉条的大盘中。蒸熟后的红薯粉必须得趁热放置于团箕的背面处撑开,这是一道颇为考验团队合作精神的工序。经过冷却后,切出来的粉条碎的居多。只有大家一起用力,不断调整位置,通过切割制作而成的粉条才漂亮。切好的粉条被人们平铺在竹竿上晒干,然后用绳子将晒干了的红薯粉条一把把捆扎起来,便可装袋入仓了。
当由于天冷,人们懒得出门时,主妇们便会为家人做上一碗红薯粉条。将粉条用清水泡软,起锅烧油后加水放上秋天新做的剁辣椒和菜园里新拔的小香葱,再将粉条倒进去炖煮七八分钟便可出锅了。吃上一小碗,真是既美味又解馋。
(作者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周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