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时评|以初心践使命 以行动暖民心

作者:魏来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09-30 15:17:20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基层既是国家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更是直接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直接决定着民生福祉的温度与政策执行的效度。对基层工作者而言,担当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融入日常、见诸行动的精神底色与自觉追求。它既是“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生动诠释,也是新时代赋予基层干部的重要责任,更是破解治理难题、凝聚人心力量的关键支撑。

担当,意味着“身入”基层,更需“心到”基层。基层工作最重“接地气”,唯有真正沉下心、扎下根,摒弃“过客”心态和“悬浮”作风,才能读懂民心所向、把握群众期盼。若仅限于“走程序”式走访、“纸面化”调研,便难以触及真问题、真痛点,更不可能与群众心贴心。真正的担当,是主动拆掉“身份墙”、走进“心门槛”,以“自家人”的真诚倾听呼声、体谅难处。这种“心入”,不是一时一事地应付,而是持久的情感投入和责任扎根。只有把群众的事当“自家事”,把基层的难当“心头难”,才能在繁杂琐碎中把准方向,使担当扎根于深厚的民意沃土。

担当,体现在敢于直面急难愁盼、啃下“硬骨头”的攻坚魄力。基层是矛盾问题的交汇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往往牵涉政策障碍、资源瓶颈与观念冲突,解决起来殊为不易。是绕道走、向外推,还是向前站、扛起来,检验着每一名基层工作者的担当成色。真正的担当,需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锐气,不畏难、不回避,敢冲矛盾去、朝问题攻。无论是民生保障的堵点、产业发展的短板,还是治理现代化的难点,都需以问题为导向,善协调、敢创新、有韧劲,以实实在在的突破破解困境,让担当成为纾解民忧、增进福祉的强大力量。

担当,彰显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与境界。基层工作周期长、见效慢,很多事业难以立竿见影,最需要“滴水穿石”的韧劲和“久久为功”的定力。若热衷于“显绩”、计较个人得失,就容易短视浮躁,忽视群众长远利益。基层工作者的担当,贵在有“栽树”的胸襟和“接力”的意识——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而致力于夯实发展基础、积蓄长远动能。不管是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还是培育特色产业、提升治理效能,都应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一任接着一任干,让担当在持续耕耘中彰显价值,为地方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新时代的基层工作,既充满挑战,也蕴含机遇;既需深沉情怀,更需坚实担当。唯有将担当融入初心使命,化之于实际行动,以“心入”的真诚贴近群众,以“破题”的勇气攻坚克难,以“致远”的格局谋划未来,方能在基层广阔舞台上践行宗旨、温暖人心,使担当之花在为民服务中绚烂绽放,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写下生动而温暖的注脚。


编辑:李云霄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