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国宏专栏|茶中诗意
作者:钱国宏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党课参考》发布时间:2025-10-13 10:20:06
茶之为物,向来是文人墨客的知己。我自幼爱茶,这倒不是附庸风雅,实在是茶中自有天地,自有那诗意。
从我记事时起,我的父亲便是十里八村数一数二的“茶博士”,对茶道很是精通。但凡家中待客,父亲必先沏茶:抓一捏儿茉莉花茶投入白瓷壶中,沸水冲下,顿时花香四溢,满室生春!父亲与客人闲聊时,我喜欢趴在桌边,静静端详那茶壶:看茶叶在沸水中渐渐舒展,极像一群沉睡的鱼儿慢慢苏醒,先是摇头摆尾,接着上下游动,极富动感。父亲解释说,茶如人生,初时浮在上面,后来渐渐沉底。我那时还小,不解其意,只觉得好看,偶尔偷喝一口茶水,苦得皱眉,却又有回甘在舌尖萦绕不去。如今想来,那便是我与茶的初遇,也是我诗意的启蒙。
某年仲春旅居江南,我和家人一起吃龙井茶。当地茶农以虎跑泉水冲泡,但见茶叶在杯中缓缓下沉,汤色清澈明亮。我啜饮一口,鲜爽甘醇,仿佛将整个春天的气息都含在口中。那情形让人立时想起苏轼“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诗句。
每到夏日,我独爱啜饮碧螺春。此茶形状卷曲如螺,白毫显露,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在闷热的午后,泡上一杯碧螺春,看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犹如观看一场优雅的舞蹈表演。轻抿一口,顿觉清凉自舌尖蔓延至全身,暑气全消,实在是难得的诗意享受。
秋日萧瑟,我喜欢品饮铁观音。铁观音是乌龙茶中的极品,有“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之誉,冲泡后汤色金黄,香气馥郁持久,滋味醇厚甘鲜。微凉的秋夜,独坐灯下,泡一壶铁观音,看热气袅袅上升,茶香弥漫一室。轻啜慢饮,回甘绵长,恰如人生的滋味,先苦后甜,余韵无穷。
冬日严寒,我喜欢围炉煮茶。取一块普洱茶饼,敲下一小块放入陶壶,注水慢煮。茶汤渐浓,色如琥珀,香气陈醇。捧一杯热茶在手,暖意自掌心传至全身。窗外雪花飘飞,室内茶香氤氲,真是人生一大乐事。杜耒诗云:“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其实无论客至抑或独饮,那情境已足够令人陶醉。
茶不仅可饮,还可观,可闻,可品。观其形,或如眉,或如针,或如螺,或如花;闻其香,或清香,或浓香,或甜香,或陈香;品其味,或鲜爽,或醇厚,或甘甜,或绵长。每一种茶都有其独特的“性格”。我吃茶多年,渐渐悟得茶之妙不在茶本身,而在吃茶时的心境:心静则茶香,心乱则茶苦。
茶中自有诗意,不在于引经据典,而在于用心品味。当茶香弥漫,当茶汤过喉,当茶韵留存,便有诗意诞生。
(作者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周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