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光明日报看重庆|南川发现次生淋滤型石膏溶洞

作者:李宏 张国圣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发布时间:2025-10-15 08:47:31

5a7e4d8d0e09770e9c86106d95f55b64.png

重庆市南川区合溪镇近日发现一处次生淋滤型石膏溶洞,洞内石膏晶体的规模和形态多样性在国内均属罕见。

据重庆市地矿局川东南地质大队地调院院长任廷聪介绍,溶洞内原生石膏洞道初步估算约3公里,有针状、树状、卷状等多种石膏,“几乎涵盖了所有石膏形态”,且晶体结构完整、造型精美。

“这个洞穴的石膏属于次生淋滤型石膏,受特殊地质构造影响,其形成机制与常规沉积型石膏存在显著差异。”任廷聪说,沉积型石膏就像古代海水蒸发晒盐一样是直接结晶,形成较为简单,形态也比较单一。次生淋滤型石膏则是地下水亿万年持续渗滤的产物,就像钟乳石的形成过程,形成条件更加苛刻,但却能造就“石膏花”等千姿百态的晶体形态。

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据分析,此次发现的石膏溶洞内晶体是随着地壳抬升,硫酸钙受地表水冲刷从岩层的层面渗漏出来重新结晶而成的。据介绍,此次发现的石膏溶洞,丰富了我国石膏矿物的研究样本,对研究古地理环境、地质构造演化,以及矿物的后期次生淋滤的形成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

编辑:李云霄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