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人才“活水” 润泽教育“沃土”——“组团式”帮扶为云南县域教育发展注入活力
作者:谭江华 李敏
文章来源:云南《云岭先锋》发布时间:2025-10-15 09:12:172025年8月11日,云南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在昆明举办2025年教育“组团式”帮扶人才欢迎会。246名由上海市和云南省选派的教育人才将陆续奔赴云南省10个州(市)26个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
开展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该项工作自2022年启动以来,云南省各地各部门积极作为、密切配合,推动相关工作有序开展。一批批教育“组团式”帮扶人才敬业奉献、担当尽责,使受帮扶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持续提升。
创新机制
推动教育提质增效
2025年,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第一中学高考成绩创3年来新高,特控线上线率从9.04%跃升至30.48%,本科上线率从66.67%上升至84.39%。成绩的背后,是教育“组团式”帮扶人才同当地教师一道,三尺讲台显初心、言传身教见担当的艰苦努力。
维西县第一中学曾面临办学条件薄弱、师资流失严重等困境。近年来,在上海市宝山区与曲靖市教育人才“组团式”精准帮扶下,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晋升为二级一等完全中学。
上海市“名校长名教师工程”成员、英语学科首席教师潘斐,是中央组织部选派到维西县的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队队长。他刚到维西县第一中学任校长时,面临学校管理僵化、课堂气氛不活跃等棘手难题。面对难题,潘斐带领团队成员通过多方讨论,实施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
帮扶团队修订了36项学校制度,构建起“领导班子直插年级组”的扁平化管理体系;建立“主题教研周”机制,围绕“分层教学策略”等主题开展研讨160余次,形成教研案例集4册;实施“推门听课”制度,组织开展86节专家示范课,将学生满意度纳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推动课程从“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转型。
“3年来,‘组团式’帮扶团队根据受帮扶学校实际情况,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改革教学模式,一点一滴改变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推动我省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通过“组团式”帮扶,全省27所受帮扶普通高中本科上线率同比实现明显增长,11所受帮扶职业高中在招生和就业两端都有明显改善,学生发展路径更加多元,有效辐射带动了受帮扶县的教育事业发展。
补短板强弱项
打造特色教育品牌
“希望大家不贪一时之功、不求表面之效,一步一个脚印补短板、强弱项,用年复一年的坚守,创造一批特色教学品牌和资源对接平台……”在2025年教育“组团式”帮扶人才欢迎会上,上海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对新一批帮扶教师提出殷切希望,让第二次踏上帮扶征程的付磊深感责任重大。
3年前,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副校长付磊带领学校的两名教师与禄丰市职业高级中学1名副校长、4名教师积极响应号召,组成团队来到武定县职业高级中学开展“组团式”帮扶。
付磊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面对学校办学规模小、师资力量薄弱、办学特色不明显等短板,提出了打造“幸福校园”的思路,带领帮扶队员和学校教师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新增电子商务、酒店管理运营数字化、新能源汽车技术、服装设计制造等专业。为推动学校实现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在学校挂牌成立云南武定乡村振兴学院,积极探索“高职+政府+学校”办学体系。
“如今,在付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学校形成了中本、中高、中职一体化办学体系,招生人数创历史新高。”武定县职业高级中学一名教师说。近年来,该校先后有20余名教师在省、州技能大赛中获奖,学校荣获国际奖1项、国家级奖和荣誉4项、省级奖和荣誉19项。
目前,全省受援助的27所普通高中和11所职业高中,都有上海和省内帮扶教师组成的帮扶团队,每个团队有8至10人。
在职业高中,帮扶团队根据当地特色产业需求,积极搭建东西部职教协作平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受帮扶学校招生、毕业生就业情况明显改善。
注重“授人以渔”
打造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2024年5月,上海市七宝中学课程教学研究所副所长,大关县第一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沈凯率大关县第一中学部分优秀教师赴上海市闵行区开展学习交流。他们先后到七宝中学、华东理工大学附属闵行科技高级中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闵行田园高级中学等学校开展研学活动。此次外出学习让大关县第一中学的教师们拓宽了视野,了解到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为他们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了借鉴和思路。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急需先进理念和优秀人才。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帮扶团队积极创新帮扶模式,坚持“输血”和“造血”并重,努力为受帮扶学校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教育的核心是教师。”秉持这一理念,沈凯和帮扶团队深化“师徒带教”机制,每位帮扶教师结对3名本地教师,通过“每周互听互评+课后深度研讨”的紧密型带教模式,助力本地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同时,积极搭建“走出去、请进来”的双向学习平台,组织教师赴优质学校交流研修,邀请教育专家到学校开展前沿培训与教学指导。
“沈校长团队的到来,极大拓宽了我的教学视野。”大关县第一中学一位思政课教师感慨道,“我获得了赴上海跟岗学习四个月的机会,通过聆听专家讲座和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系统更新了教育理念,掌握了更贴合学情的教学方法,教学成效显著提升。”
“在帮扶过程中,我们实施了人才带培项目,通过给予资金支持等方式,推动帮扶团队成员协调派出学校与受帮扶学校教师广泛开展师徒结对、新老结对、课程结对、学科帮扶等;同时,通过建立交流互访机制,选送受帮扶学校教师赴上海研修等方式,为受帮扶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教育人才。”省委组织部有关处室负责人介绍。
编辑:李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