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时评|事之以“谋”,行之以“毅”
作者:王耀东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党课参考》发布时间:2025-10-15 11:48:14“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现在,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历经70余年仍持续编制系列五年规划。实践证明,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十四五”规划虽然还未“收官”,但已收获一份满满的成绩单:5年经济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下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综合实力的“突飞猛进”,与事前的科学谋划紧密相关。当前正处于决战决胜“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关键时期,我们在做好“十四五”收官工作的同时,应该科学谋划好“十五五”规划。
开门问策,当好谋划“十五五”的践行者。习近平同志在厦门工作期间,领导编制了我国地方政府最早的纵跨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该战略规划编制过程中,习近平同志带领专项课题组广泛开展调研,摸清了市情家底,并经反复论证,最终形成20余万字的战略规划报告。基于此,1985年至2024年,厦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8%,全市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科学谋划“十五五”,同样需要如此。党员干部要“知民情、汇民智、聚民力”,坚持开门问策,不断拓展创新问计渠道、深入倾听人民心声,努力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基层经验、专家意见充分吸收到“十五五”规划中,使规划更加科学、完善、可行。
精准定位,当好谋划“十五五”的开拓者。从2023年最初只有20支队伍参赛,到2024年的62支,再到今年的108支,贵州榕江“村超”(乡村足球超级联赛)从一项“草根赛事”迅速崛起为“现象级文旅IP”。“村超”因何成功?找准定位就是答案。实际上,榕江县通过深入挖掘本土资源、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推动跨界融合,走出了一条以“农文体旅商”融合创新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在资源禀赋、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决不能一味照搬别的地区的发展模式,而要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科学谋划“十五五”,就像保持“村超”红火势头一样,党员干部要着重把握“坚持一盘棋、打好特色牌”的要求,善于发挥比较优势,在深刻认知各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家底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特优势,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强化落实,当好谋划“十五五”的实干者。为政之要,重在落实。“十四五”规划提出了20项可量化的主要指标,这些指标,正是前期强化落实谋划工作的成果。展望“十五五”,如何提出更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具体指标,是对谋划能力的巨大考验。科学谋划“十五五”,一方面,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狠抓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主动投身改革的第一线、治理的最前沿、发展的主战场,不断提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结合“十五五”时期阶段性特点,紧紧围绕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立足国家实际和发展需求,分领域设定兼具挑战性与可行性的目标,并拿出相应思路举措,真正把谋划“十五五”工作落实到位。
编辑:王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