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唐安永专栏|秋意渐浓燕南飞

作者:唐安永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10-16 14:54:34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初秋时节,阳光不再毒辣,似乎也变得温柔缱绻起来。“草木知秋”这话一点不蒙人,由青翠到苍翠,由碧绿到深绿,有的枝叶间已有了片片黄叶。田间的水稻也懂秋意,迫不及待地散发出阵阵浓郁的香气,虔诚地迎接秋天的到来。

不过,最懂秋的是那体态轻盈的燕子,它们携妻带子,与邻为伴,一路向着温暖的南方迁徙。曾经在山岗、田野、河流、屋檐下轻盈翻飞的倩影,也随着渐凉的秋风渐渐地消散在家乡美丽的天空。

记事起,初春时节,当和煦的春风轻拂过家乡寸寸土地,吹绿了小草,吹醒了青蛙,也吹来了燕子。随着阵阵“叽叽喳喳”的欢叫声,一对对精灵般的燕子在家乡无垠的天空中画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有的落在房前的电线上一字排开,好似五线谱上一个个美丽灵动的音符;有的在农家小院的晾衣绳间穿梭嬉戏,偶尔还在洗干净的床单上留下一些泥渍;有的在旧巢前翩翩起舞,时不时发出轻柔的叫声,似乎告诉房屋主人:“我们从遥远的南方归来,又找到我们的家了!”

那些从遥远南方飞回来的燕子,丝毫看不出它们有半点长途迁徙的疲惫。它们在家乡广袤的上空斜着翅膀自由翻飞,时而一个俯冲稳稳地落在树梢,时而一个滑翔越过一个又一个小山包,时而又展翅翱翔钻入云霄。

从南方归来的燕子大都不会修建新巢穴,只对破损的旧巢进行简单修缮。不过也有新建巢穴的燕子,它们堪称自然界的建筑大师。首先对选址特别讲究,找到合适的地方后,才开始忙碌起来。它们用尖尖的小嘴衔来泥土,再配上唾液调和,在垒巢的过程中,还会掺和一些草茎、藤蔓、细线之类的东西。垒完一层后,它们从不急于求成,而是耐心等待春风将其吹干,再开始垒第二层。大约半个月,一个酷似茶壶的精巧巢穴便呈现在农家小院的屋檐下。

那时,我们坐屋檐下,好奇地望着一对对上下翻飞的燕子疑惑不解:为什么燕子每年秋天都要结伴飞往到遥远的南方越冬,待到来年春暖花开之时又结伴迁徙返回以前的旧居?它们在长途迁徙中,是凭借什么方法来精准辨别方向?迁徙途中,路途是何等的遥远,它们又是靠什么来避开重重凶险?每年秋去春回,它们又是靠什么找到昔日的旧巢?

上中学后,在生物课上才慢慢解开这一系列谜团。原来,燕子大规模的迁徙,一是靠大脑内一套复杂的生物指南针,那特有的指南针如同一幅生物地图;二是燕子本身具有较强的记忆力和敏锐的方向感;三是燕子根据地表特征、南北磁场来确定飞行途中的方向。燕子长途迁徙时,强大的领队组织燕子大军共同出征,它们依靠集体的智慧,安全无误地完成一次次长途迁徙。

参加工作后,出于对燕子秋后南飞、春天返回这件事情的好奇,我曾给屋檐下的一只雏燕脚上套上一个环,待到来年,这只套环的燕子居然又回到我家屋檐下的旧巢里。

后来翻阅相关资料,更了解到燕子迁徙的路线跨度极大,有的不仅限于我国南北方之间,甚至还跨越了国界。它们在长路漫漫中,既要面对难以预知的恶劣天气、疾风骤雨,还要飞越波涛汹涌的汪洋大海,以及茫茫沙漠、荒凉戈壁。然而,这些乌黑光亮的小精灵从不因恶劣的环境而退缩,仍旧以豁达的心态勇往直前,年复一年地完成着这场生命的伟大征程。

时下,秋意渐浓,家乡的燕子又呼朋引伴,一路向南迁徙。它们带着对旧巢的无限眷恋,勇敢地踏上了这段充满未知和艰辛的长途旅程。


编辑:曾敬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