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卫生健康事业,市民网友有这些提问
作者:刘泳含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10-17 09:18:0110月16日下午,“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六场)在重庆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会上,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同志围绕相关情况,回答市民网友们关心的问题。
“大医院专家号难抢,能否实行实名制锁号?“线上挂号太难,能否增加专家线上坐诊?”“黄牛抢号怎么防?”
为方便患者就医,目前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推出多种渠道预约挂号方式,总体来说普通号源比较充足。网友提到的挂号难,主要指挂大医院大专家号难,这个问题背后,是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与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健康服务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一方面,要持之以恒增强能力、加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另一方面,倡导患者合理就医、分级诊疗,“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把稀缺的专家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人。
同时,重庆也将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一是继续全面推行实名制挂号,患者需凭身份证、医保卡等有效证件挂号,确保“一人一号、人证相符”;二是强化技术手段,升级医院挂号系统,强化数据监控、技术反制等,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虚假身份或者技术手段批量抢号,同时联合公安等部门加大违法线索查处,严厉打击非法抢号行为;三是推动号源下沉,将整合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号源资源,建立完善市级“号源池系统”,并将不低于20%的预约号源作为家庭医生专用号源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家庭医生初诊后,将疑难重症患者精准转诊至上级医院,避免“小病抢专家”;四是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增加专家线上出诊频次,更好满足群众需求。
“现在社区医院数量多了、距离近了,但基层医生水平参差不齐,有时看病还是不放心。”“基层医院很多医疗项目不全,部分检查的科目没有,如何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水平?”
基层是健康的“守门人”,能不能守得住、守得好,关键在于基层服务能力强弱。近年来,基层就医环境、体系布局都得到很大改善,但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不小差距。下一步,重庆将大力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重点解决“三个缺”的问题。
一是解决基层“缺人才”的问题。重庆将继续开展“市聘县用、县聘乡用、乡聘村用”人事改革,每年从市级、区县级医院下派医疗骨干分别不少于200人和1000人,同时加强培训基层紧缺实用人才1000名,既让上级医院专家到群众家门口服务,也帮助增强基层服务能力。
二是解决基层“缺设备”的问题。重庆要紧紧抓住中央实施“两重”“两新”支持政策的契机,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更新,满足日常诊断治疗的需求。
三是解决基层“缺技术”的问题。重庆通过数字化手段,把市级、区县级优质医疗资源有组织地下沉到基层,针对多发病、常见病和外转病例较多的病种,针对性优化专科设置,推广远程医疗、远程会诊等服务,加强市、县、乡联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大医院优质服务;同时,也要在基层推广医学智能辅助系统,辅助诊断常见病、多发病,提高基层医生工作效率、增强诊断准确性。
编辑:刘泳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