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重庆组织工作一周简报(10.13-10.19)

作者: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10-20 09:31:00

一、经验交流

团市委:聚焦“四个赋能”  引领青春建功新时代

共青团重庆市委以全市域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为抓手,聚焦机关党建“四个赋能”核心路径,将组织优势转化为事业的发展动能,着力推动机关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使“青春建功新重庆”总名片成色更足。

政治赋能强内核,在守正创新中筑牢“青春担当”。持续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对党忠诚教育、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时刻绷紧讲政治这根弦。压紧压实政治责任。全覆盖对直属机关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开展述职评议考核,严格落实党建统领“885”工作体系,以“八张问题清单”推动党建统领问题闭环整改落实。深化“青春倡廉”廉洁教育,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引领机关党员干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青年群众、防范化解风险、改革攻坚一线经受政治历练、锤炼政治担当。

理论赋能提素养,在笃学笃行中打造“青春先锋”。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完善直属机关“四个以学”贯通融合长效机制。依托“81号青春学堂”开展公文写作、专题讲座、读书分享等,联合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市人力社保局等部门举办第二届重庆市机关公文写作技能比赛,承办市直机关党建工作第五协作组读书分享集中展示活动。强化先进典型示范带动。迭代升级“党旗下的青春”党建品牌,3个党支部获评“红岩先锋·四强支部”,1个支部品牌获评重庆市机关党建“优秀品牌”,2名党员、1个党组织获评市直机关“两优一先”。

服务赋能暖民心,在现代化治理中擦亮“青春名片”。领办“假期公益托管营”民生实事,累计化解全市55万名儿童的“假期焦虑”。用心倾听青年心声、精准对接广大群众,通过“民呼我为”及“青呼我为”积极回应办理群众住房、婚恋、就业等问题183件。实施“乡村好青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帮扶城口县26项重点任务;参与筹备西部陆海新通道机关党建联席会议第三届年会,牵头“青年实践行”,培养“一带一路”青年责任担当。

融合赋能聚合力,在新征程中注入“青春动能”。完善党建考核与业务融合管理考核机制,把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更好发挥机关党建的政治引领和保障作用。全面探索党建统领整体智治的城市治理新范式,实施“青春建功·志愿山城”计划,推动健全青年志愿服务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机制改革。推进新兴领域建设,摸清18个团属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情况,明确10个责任部室(单位),督促将党建工作纳入组织章程,推动党建覆盖从“有形”向“有效”转变。

涪陵:组建人才创新联合体 赋能先进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10月14日,一批批高强力、耐高温、高效率的聚氨酯弹性纤维新材料从华峰重庆氨纶有限公司的生产线陆续产出,该生产线是在先进材料人才创新联合体背景下,华峰氨纶、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单位联合攻关的成果,为公司新增销售收入超2亿元。

今年以来,涪陵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探索组建先进材料产业人才创新联合体,推动人才共用、技术共研、利益共生,对21个项目开展联合攻关,成功建成生产实验装置5个,直接驱动转化科技成果11项,7项重点科研项目获重庆市企业科技联合攻关立项支持。

针对人才流动不畅问题,涪陵区政府联动企业、高校、协会等28家单位,打造“产业需求—技术指标—业务能力”人才识别模型,对人才精准画像,首批入库材料产业上下游领域权威专家41名;建立“1个人才导师+N个跨界团队+X名成员”人才跨界协作机制,赋予项目攻坚主体专家人才优先调配权,推动联合体内262名人才按需组合、抱团攻关。

在协调创新方面,涪陵区坚持企业出题、政府立题、人才揭题,梳理并发布《涪陵区先进材料产业人才创新联合体2025年技术攻关项目清单》,“揭榜挂帅”组建项目攻坚团队21个;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切入点,反向匹配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储备,联合共建页岩油气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MOFs材料研究与应用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有效推动共性研发成本投入下降30%。

此外,联合体还创新了权益统筹分配方式,实施成果转化收益按 “人才贡献度、企业投资占比、平台服务权重”阶梯式分配,对联合攻关形成的专利等知识产权推行“联合申请、协议分割”,目前已推动成员单位联合申请专利18件。同时,推行“基础分配+弹性调节”激励机制,实现多维度衡量贡献、差异化匹配收益,有效助力研发人员个人收益平均提升15%。(作者:高坡 王鹏程)

合川太和镇:腰包鼓了、村民笑了!黄桃搭上“数字快车”

10月13日,重庆市合川区太和镇亭子村,乡村“网红”正积极推介农产品,电商销售拓宽了“合川黄桃”的出路;光纤入户与公共Wi-Fi覆盖正逐步推进,为乡村连接更广阔的世界。这些变化,都源于太和镇亭子村扎实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undefined

“以前我们的黄桃主要就近销售,现在搭上电商快车,可以卖到全国各地,收入实实在在增加了!”村民彭志荣笑着说。亭子村党支部书记姚世明介绍,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正积极借助数字手段推动乡村发展。

太和镇以“合川黄桃”为特色产业,种植规模约8000亩,年产值超7000万元。近年来,太和镇供销社积极组织“合川黄桃”的品牌运营与电商销售探索。在此过程中,亭子村逐步引入和培育乡村“网红”资源,形成“网红+合作社+农户”的合作雏形。通过“网红”带动,有效拓宽线上销路,提升产品附加值。截至目前,已有20余名区内外“网红”参与黄桃及农产品推广。

为支持产业发展,太和镇整合资源,设立由14名镇村干部组成的“合川黄桃”专项服务专班,为“网红”、业主和农户提供选果、品控、营销、物流等支持,培育了6名本土“网红”,其中包括2名村党支部书记。

黄桃的电商之路,带动了采摘、包装、分拣、物流等环节的需求,太和镇由此创造了大量灵活就业岗位,重点吸纳脱贫户等群体参与。目前,“合川黄桃”线上销售额稳步增长,产品销往全国126个城市,市场反响热烈,供不应求。同时,线上传播也反哺线下休闲旅游的发展,累计创造灵活就业岗位逾千个。

“亭子村数字乡村建设项目主要聚焦提升村级网络基础设施和数字应用能力。”太和镇党委书记文闽表示,“项目将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实施,配备专业级直播、拍摄及剪辑设备,政府将协调网络运营商全面提升村内网络质量,推进光纤入户和公共区域Wi-Fi覆盖,强化网络安全防护,打造安全、高速、可靠的村级网络环境。”

乘着数字化的东风,太和黄桃正从田间地头走向千家万户,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黄金果”。数字技术为传统产业注入了新活力,亭子村也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踏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作者:袁询)

永川大安街道:“薪火相传”担使命 “蹲苗育才” 建新功

“我将以这次任职为新起点,积极履职尽责,真抓实干,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10月13日,重庆市永川区大安街道小坎村新任党支部书记潘厚屹在交接会上郑重表态。本次交接会通过新老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手递手的“薪火相传”,6名年轻骨干正式走上岗位,为基层治理注入新鲜血液。

近年来,大安街道着力在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结对帮带、调整使用上下功夫,不断激活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源头活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双轨培养,锻造“硬核本领”。大安街道构建“政治铸魂+能力赋能”双轨培养体系,整合区纪委监委、区农业农村委等6个部门7名业务骨干组建讲师团,开设农村财务实操、保险政策解读等8门选修课,全面提升干部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等能力。今年以来,已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等10余场次,覆盖村(社区)干部及后备力量超1000人次。“通过培训,我们运用‘村党组织+合作社’机制建成600亩长叶香橙基地,带动入社农户年均增收约4000元。”荷花村党支部书记肖坤林表示。

多级帮带,培育“后备铁军”。大安街道实施“三级帮带”梯次培养模式,聚焦本土大学生、返乡创业者等五类重点群体建立后备人才库,以“政治导师(驻村领导)+实践导师(优秀村书记)+业务导师(驻村干部)”模式联动培养,通过定向传授基层治理经验、产业发展技能和矛盾调处方法,实现“理论指导+实战练兵+专项提升”;同步推行“岗位练兵”机制,针对性安排后备干部参与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六类重点任务,推动人才成长与村级事务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已入库后备人才342人,其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30人,平均年龄35岁、“两委”班子意向人员105人,党员占比81%。

动态管理,激活“一池春水”。大安街道建立“三维画像+双轮驱动”管理机制,通过“专项调研+驻村研判”双轨评估对15个村(社区)开展“履职能力CT扫描”,精准构建包含产业发展力、群众服务力、班子凝聚力的三维评价体系。聚焦“学历+年龄”双提升,大力实施“本土人才优选计划”与“两委结构优化工程”,重点选拔了11名35岁以下复合型干部充实关键岗位,推动“两委”班子大专以上学历占比从42%跃升至61%,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下降9岁。(作者:陈毅)

二、他山之石

浙江温岭:“红色流量”撬动共富增量

“家人们看过来!这双童鞋采用防滑鞋底,面料透气,特别适合孩子日常穿……”日前,在浙江省温岭市利城共富工坊的直播间,党员主播正热情推介温岭童鞋,一上午就收获超1500份订单。这热闹的产销场景,正是温岭市创新网络主播群体党建工作模式、以组织优势激活行业动能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温岭市以网络主播群体党建试点工作为突破口,探索打造“E路岭航”党建品牌,通过合理设置网络主播党组织、建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推动网络主播入链强链等,助力电子商贸网络零售额突破百亿元。

在直播聚集区或电商企业集聚区,重点建立城北街道数字商贸联合党支部、浙江工量刃具交易中心直播党支部等9个党组织,吸纳46位党员主播加入支部,覆盖辐射130多家电商企业和7个镇街,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

建立网络主播党支部委员和企业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因地制宜推动党员主播担任企业管理顾问或部门经理,选派村级后备力量、“两新”党员赴直播企业跟班锻炼,共同参与发展经营。

坚持网络主播党建与产业链党建一体推进,探索“链上流量”助推“链上升级”路径。系统整合总商会、供销社、工会等部门,以及鞋帽服、泵阀等60家上下游企业资源,共建“一品一策”选品库,推动22家企业加快技术攻关。目前,共驱动8家企业产品迭代,压缩供应链环节30%,线上销售额同比提升28%,有效推动企业从单打独斗向优势互补集群跃升。(作者:温组轩)


编辑:周莉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