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看重庆|沙坪坝:“文明换享”激活治理双动能
作者:王松涛
文章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发布时间:2025-10-21 09:32:19
前不久,重庆沙坪坝区童家桥街道红岩魂二期广场的助农集市上,居民用文明积分兑换油醪糟、非遗泡菜火锅、手工麻辣鲜榨菜等百余种涪陵“丰收好礼”的热闹场景,成为“文明换享家”改革的生动注脚。
这场活动借助“参与文明行为—获取积分—兑换服务—消费助农”模式,为居民发放约2000分文明积分,带动线上、线下助农产品销售额累计4万余元。其背后是沙坪坝区破解基层文明实践“造血弱、参与低、整合难”问题的系统性探索。
如何破解文明实践活动经费“等靠要”难题?沙坪坝区以“摸清家底”为突破口,梳理全区340处闲置公共设施、6400余名社区能人,建立数字化资源平台实现动态管理,创新“分时租赁+能人服务”转化模式:面向社会开放闲时场地实施分时租赁,组织社区能人成立家政维修服务队开展低偿便民服务等,累计实现资源转化收益29万元。
为确保这笔资金精准反哺文明实践,当地设立文明实践基金,制定资金使用“白名单”,明确资金仅限用于理论宣讲、邻里互助、志愿者激励等文明实践工作,并定期公示收支明细。
“参与政策宣讲1次得30积分、志愿服务1小时得20积分、旧物回收1公斤得5积分”——沙坪坝区《文明积分管理办法》将理论学习、政策宣传、社区治理、志愿服务、旧物回收、文明习惯等6大类行为纳入积分范围。群众凭借积分,可享受社区食堂消费抵扣、慢病管理、暑期研学、育儿托管等多群体、差异化、定制化服务。
“让群众的文明行为转化为可衡量、可积累的‘文明积分’,既能拓展社区资源转换模式,又能激活商家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多赢的良性生态。”沙坪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负责人杨茂林说。
劳动路社区通过旧物换积分活动,回收各类闲置物品超过1000件,减少生活垃圾1吨。居民刘炳禄说:“家里的旧衣服终于有了好去处,能换成生活用品,既环保又实惠!”
目前,沙坪坝区已有15.2万名居民参与积分换享,累计记录文明行为超21万次,提供各类换享服务共7.7万次,群众对文明实践活动的满意度提升至96.7%。
公益有价值,商业有收益。沙坪坝区通过阵地支持、数据共享等举措,推动“积分+消费”落地,吸引206家商户加入文明实践。群众用积分抵扣消费,商户将“人气流量”转为“消费增量”,并通过平台共享的热门商品数据实现精准经营。
同时,当地建立商户评价激励机制,根据公益贡献、资源整合、服务响应等维度考评,30家“爱心商户”脱颖而出,122家被纳入政府消费促进推荐名单,81家获得场地费减免。
“通过深化‘文明换享’项目机制改革,围绕社区、群众、商户三大主体,推动文明实践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民生服务深度融合,让‘文明换享’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民生工程。”沙坪坝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田婕说。
编辑:王柏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