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时评|纠低效、求实效、见长效 基层减负谈“效”风生

作者:谭朝阳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10-22 11:04:14

形式主义是阻碍基层治理、加重干部负担的顽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为基层减负立规,旨在巩固拓展减负实效、减轻干部负担、激励担当作为。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若干规定》精神,切实打好减负“持久战”,对症下药,纠低效、求实效、见长效,持续释放基层治理效能。

要精准破局,疏堵点、减重负,让基层轻装上阵。基层组织是联系群众的“桥梁”,是各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的神经末梢。但目前,基层工作交错下达、轻重失衡的现象不时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落实者,基层干部面临任务繁重、涉及面广的挑战,需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工作上难免应接不暇、心力交瘁。各单位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基层工作中的堵点难点,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切实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使其能将更多时间精力投入服务群众,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推动部门之间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学懂弄通数字化赋能基层减负,让数据“多跑腿”,让干部群众“少跑路”,提升工作效率;要加强政策资源倾斜,对能担当肯干事的干部及时给予奖励,调动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

要以实定向,破难点、除虚功,让实干蔚然成风当前,个别地方追求数据政绩,对基层工作求量不求质、求多不求精、求快不求稳,出现了统计造假、数据灌水等乱象,相关典型案例发人深省。各地陆续出台减负政策,却仍不同程度存在“纸面负担”减少而“指尖负担”增多,“文字记录”缩减而“拍照佐证”扩充,“文件派发”减量而“工作提示”增长的虚假减负。基层干部任务落实不及时、拳脚施展不开,势必影响工作实际成效和群众切身利益,基层减负刻不容缓。要通过“去量”甩掉非刚需的文件和会议,破除无用功,让基层干部丢掉包袱,挺直腰杆、撸起袖子、施展拳脚,以群众满意度作为干事创业最核心的“风向标”,推动工作质量与实效双提升。

要着眼长远,固要点、建机制,让减负行稳致远。一些领导干部政绩观出现错位,过分追求政绩、过多注重数据、缺乏换位思考,导致工作层层加码、层层注水。简单事务被复杂化,基层干部疲于应付,既消耗干事热情,又掩盖矛盾隐患,严重阻碍基层治理的稳步推进。形式主义表面轰轰烈烈,实则劳民伤财,必须从思想根源上破题。当然,基层减负不是“减责”,而是要通过完善制度、创新机制提升治理效能。一方面要对形式主义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在无益之事上内卷;另一方面,完善制度监督体系,以制度监督、机制实效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注入持久动力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潼南区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编辑:赵真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