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科学谋划“十五五”系列评论⑥|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作者:周神青 杨东霖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10-22 14:08:15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5年9月29日召开会议,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六个坚持”的要求,指出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金秋十月,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内,工程师们正在对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部件进行最后测试。就在半年前,这家企业还面临高端芯片进口受限的挑战。然而,通过相关部门牵头建立的汽车芯片备份平台,长安与国内芯片企业实现精准对接,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完成替代方案的验证投产。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技术瓶颈的有效攻克,也彰显了产业链供应链整体安全能力的显著提升。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为“十五五”规划锚定方向,强调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这一重要论断,既立足于“十四五”成就的坚实基础,也是应对世界百年变局的必然选择。

回望“十四五”,我国统筹发展和安全成效显著。经济总量突破134万亿元,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能源保障能力稳步增强,并在航天、人工智能等科技前沿实现突破。其间,重庆服务国家战略作用凸显——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超2.5万列,西部陆海新通道触达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77个港口,为国家构建多元化物流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面向“十五五”,我们要将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向更高水平,以新的安全格局保障新的发展格局。

下好风险防控“先手棋”,筑牢安全发展屏障。“十四五”时期,我国风险防控体系持续完善。粮食总产量于2024年创下逾1.4万亿斤的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8.2%,在绿色低碳转型中夯实能源安全根基。作为西南重镇,重庆贡献同样突出:中欧班列(成渝)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在此无缝衔接,构建起“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联接点;率先探索建立产业链供应链风险预警与协同响应机制,为保障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畅通提供了重要区域实践。迈向“十五五”,要加快建立覆盖关键领域的风险监测预警网络,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支持成渝等地区依托其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产业基础建设区域性风险监测平台,为国家层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供支撑。同时,持续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构建更加多元稳定的经贸往来通道。

健全国家安全体系,提升全域保障能力。“十四五”时期,我国国家安全体系系统性增强。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持续上升,年均增幅5.9%,2024年产量达到7919万吨;原油产量连续5年回升,并稳定在2亿吨水平。重庆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创新构建矿产资源供应链保障体系,为构建全域联动的国家安全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迈向“十五五”,要坚持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金融安全等重点领域健全保障机制,鼓励各地区开展差异化探索,为国家安全体系建设贡献地方智慧。

增强维护安全能力,锻造过硬处置本领。“十四五”时期,我国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020年的2.40%提升至2024年的2.69%,稳居世界前列;省市县三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基本实现全覆盖。重庆创新打造“数字应急”平台,使应急响应速度和资源调度效率分别提升300%和150%,显著增强了全域安全防护与处置能力。迈向“十五五”,我们要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聚焦工业软件、核心算法等关键领域,支持长安、赛力斯等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力争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和专业救援力量建设,提升全民安全素养,全面筑牢风险应对的根基。

创新治理模式,推动发展与安全良性互动。“十四五”时期,我国通过高效能治理实现了发展与安全的动态平衡。数字经济动能强劲,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算力总规模居全球第二。重庆作为国家首批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数字经济增加值实现翻番,突破1.5万亿元;通过“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建设,推动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2%和34.8%。迈向“十五五”,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善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安全治理效能,探索发展与安全相互促进的有效路径,形成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良性循环。

站在“十五五”新起点,统筹发展和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方略。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既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安全实力,又要通过完善安全治理体系保障发展成果。唯有下好风险防控先手棋,打好化险为夷主动仗,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才能在新征程上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筑牢坚实安全屏障。


编辑:熊燕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