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重庆市长寿区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刘朝煜:用历史文化点亮产业之城的更新之路

作者:刘朝煜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10-24 07:35:00

2024年10月,重庆市长寿区获批成为重庆市第六座市级历史文化名城。其“川东工业之母”的历史地位与国家级新材料产业集聚区的现代定位,共同构成一个独特的城市样本。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历史文化名城,长寿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重庆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努力让城市文化软实力更好成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注重传承工业文明基因,以历史文化串联历史与当下、城区与园区、民生与产业,“与时间为友”,走出一条以历史文化点亮产业之城的更新路径。

厚重而独特的工业文化

长寿区的工业发展源远流长,特色鲜明。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采矿炼丹活动,到近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完善,长寿区的工业发展见证了中国工业文明的演进历程。在近现代工业发展进程中,长寿区占据了重要地位。1938年兴建桃花溪电站,并于1941年实现发电,为抗战时期重庆的国防工业提供了重要电力保障;1944年,美国专家约翰·萨凡奇在长寿完成著名的《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为日后三峡工程的规划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1949年末,长寿已初步形成涵盖电力、化工、冶炼等多门类的工业体系;1964年起,伴随国家“三线建设”战略实施,四川维尼纶厂、四川染料厂等一批重点企业相继布局于长寿滨江地带,进一步推动了当地工业结构的完善与产业能级的提升。

作为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156项工程”之一的狮子滩水电站,以及在“三线建设”时期设立的长风化工厂,均为长寿工业历史的重要见证。目前,这两处工业遗存已被列入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彰显了长寿工业文化在工业文明传承中的独特价值和历史地位。

城市更新的现实困境

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空间重构的双重驱动下,长寿老工业区的发展转型既充满机遇,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当前,长寿区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突出挑战:

一是产业萎缩与人口外流。随着工业企业逐步向现代化园区集中迁移,以及居民持续向新城转移,长寿老工业区的常住人口已从历史高峰时期的约4万人急剧下降至目前不足1万人。这种人口结构的变化直接导致区域活力的减弱,给老城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二是公共空间品质亟待提升。区域内大量房屋建筑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建筑老化严重,空置率较高。与此同时,公共停车位、环境卫生设施以及文化体育休闲场所等配套设施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居民现代生活的基本需求,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三是历史文化保护的共识与合力不足。老厂区的产权分散在多家市级平台公司,而老旧家属区住房多数已售予个人,形成了复杂的产权结构。这种产权状况导致难以在老厂区的整体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中形成有效合力,影响了工作的统筹推进进度。

四是工业遗产保护资金缺口较大。长寿区原有工业以化工产业为主,虽然生产活动退出,但是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生态环境治理与遗存保护。目前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长寿区工业遗产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因素,影响了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与时间为友”的城市更新路径

长寿区以“与时间为友”的理念推进城市更新,强调对历史文化的原真性保护与有机传承,通过系统梳理长寿工业文化、水电文化、山地营城文化与长寿文化四大特色,明确以近现代工业遗产为长寿区的核心资源,并于2024年10月成功获批市级历史文化名城。

在具体实践中,长寿区坚持原真性修复历史地标。如按原貌修复国内唯一持续运营的斜拉“鱼腹式”轨道缆车,恢复其1964年建成初期的车站风貌,营造沉浸式记忆场景,获得广泛好评。同时,积极拓展保护边界,将历史上作为川江物资枢纽、唐代荔枝道起点及抗战工业基地的关口片区申报为市级历史文化街区,进一步织密保护网络。

在文化根脉传承方面,长寿区注重传统街巷的活化利用。三倒拐历史街区作为典型山城街巷,通过保护修缮,正打造为“长江畔的山城天街”,焕发新的生命力。梅村家属区在更新中完整保留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空间场景,转型为影视拍摄基地,吸引多部影视剧取景,实现历史与当代文化融合。此外,依托重钢百年工业历史,长寿整合热轧薄板生产线、历史陈列馆等资源将其打造为国家3A级景区重庆钢铁工业旅游景区,推动工业遗产再生。

在人文与城市协同发展方面,长寿区通过文字影像记录和传播历史,编撰《长寿工业》等书籍,拍摄《水电摇篮》等纪录片,弘扬奋斗精神。建设绿道系统串联西岩观、缆车、三倒拐、老城墙等自然与人文节点,形成“望江·看山·观城·游林”的慢行廊道,提升市民休闲体验。此外,联合清华大学完成城乡风貌整体规划,在尊重自然本底的基础上,优化景观视廊和风貌管控体系,全面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实现产城融合与人文焕新。

作者:重庆市长寿区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


编辑:王雪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