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时评|党员干部要守好“四慎”关 答好作风卷

作者:宋华兴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10-24 16:40:36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在新征程上,各种思潮交织碰撞,利益诱惑层出不穷,这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我们必须时刻保持“三省吾身”的自觉,将校准思想偏差、修正行为轨迹作为日常习惯,在不断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提升中,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慎独:强化自律意识,要求言行一致,做政治上的“正风旗”

君子慎其独,非特显明之处是如此,虽至微至隐,人所不知之地,亦常慎之。慎独,就是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坚守原则、自警自律,始终保持光明磊落的品行与操守。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慎独绝非简单的个人修养要求,而是一种融入血脉的高度自觉自律,是检验党性原则是否坚定的“试金石”。在现实工作与生活中,党员干部的“八小时之外”私人空间、无人在场的独处时刻,恰恰是考验党性修养的关键环节。

要做到慎独,就必须将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做到“脑中有法纪”,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党纪与国家法律法规,清晰知晓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让法纪意识成为思想深处的“警戒线”,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触碰、不逾越;要“心中有党性”,始终牢记入党时的铮铮誓言,把对党忠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刻在心里,在独处时依然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搞“两面派”、不做“两面人”。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说话办事前先考量是否符合党的要求、是否顺应群众期盼、是否遵守纪律规矩,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言行一致,以自身的自律自觉树立起政治上的“正风旗”,让群众看到共产党人的可靠与可信。

慎初:常怀律己之心,提高政治站位,做纪律上的“明白人”

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人们凡事要重视开端,一旦初始环节出现偏差,后续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对于“慎初”,我们可以理解为在事情发生之初、面对第一次诱惑、接触第一个风险时,就要保持高度警惕,坚守底线原则,不迈出错误的第一步。

翻阅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党员干部“落马”案例,几乎所有违法犯罪的领导干部,都有一个共同的堕落轨迹:从第一次收受小额礼品、第一次接受私人宴请、第一次利用职权为他人提供“方便”开始,思想防线逐渐松动,纪律意识慢慢淡化,在“下不为例”的自我麻痹中,一步步突破底线、跨越红线,最终陷入腐败的泥沼无法自拔。

白袍点墨,终不可洗。一旦在“第一次”上失守,就如同白袍染墨,想要再回到最初的清正廉洁,难如登天。因此,党员干部必须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终身课题常抓不懈,在面对各种诱惑与考验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不被人情世故所裹挟,坚决不踏入“贪腐”的陷阱。“初之不慎,终贻大患”,守住第一道防线,就是守住了廉洁从政的“第一道闸门”。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到“第一次”失守的严重危害,常怀律己之心,主动为自己筑牢清廉为民的“防火墙”,通过持续的理论学习、党性锻炼,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始终做纪律上的“明白人”,确保自己走得稳、走得远。

慎微:常修为政之德,坚持防微杜渐,做工作中的“清醒者”

明者慎微,智者识几。古人的智慧告诉我们,明智的人懂得重视细微之处,善于从细小的苗头中发现问题、防范风险。辩证法讲,“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从细微的、不显眼的量变开始的,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质的飞跃。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许多领导干部之所以最终走向腐败堕落,往往就是因为忽视了“小事”“小节”。

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做到察于微、禁于微,在细微之处守住原则底线。要正确认识“小”。古人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如果不注重日常的细小行为修养,最终会损害到高尚的道德品质。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小”与“大”的辩证关系,明白“小事”之中有政治、“小节”之中有纪律,不能因为事情“小”就放松要求、降低标准,要始终坚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严起,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管得住“小”。要“管住”自己的爱好,对超出正常范围的馈赠、邀请保持高度警惕,坚决防范投其所好者,从源头上切断诱惑的链条。要自纠“恶小”。大的错误,往往都是从微小的过失开始的。党员干部要时刻反思自身行为,对于工作中、生活中的小错误、小过失,不能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更不能抱有“无所谓”“没关系”的心态,要及时发现、主动纠正,从日常小错误上守住心灵的“防护堤”,牢记“勿以恶小而为之”,真正做到防微杜渐,治疾患于“未发之时”。要勤为善“小”。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深刻认识到群众的“小事”就是党和政府的“大事”,要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小事入手,积尺寸之功,汇聚成服务群众的“大事业”,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慎友:常思贪欲之害,做到慎重择友,做生活上的“正派人”

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古人在交友方面有着深刻的智慧,强调君子不与品行不端之人苟且交往,选择朋友要像寻求良师益友一样慎重。党员干部的交友绝非单纯的私人社交行为,而是关系到个人作风、政治立场乃至党和国家形象的重要事情。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与什么样的人交往,往往会决定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党员干部长期与品行端正、廉洁自律的人交朋友,就能在相互学习、相互提醒中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但如果与贪图享乐、唯利是图的人厮混在一起,就很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侵蚀,逐渐丧失原则底线。因此,党员干部必须主动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在交友过程中,要坚持原则、把握尺度,做到慎重择友,多与普通群众交朋友,了解基层实情;多与先进模范交朋友,学习优秀品质;多与专家学者交朋友,提升能力素养,真正做到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同时,要时刻保持警惕,对那些刻意拉拢、过度热情的人保持距离,坚决拒绝不正当的利益往来,以一面干净、积极的“社交正身镜”为自己正名,始终做生活上的“正派人”,维护好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慎独、慎初、慎微、慎友,并非相互独立的四个方面,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相辅相成的整体,共同构成了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支撑。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必须将“四慎”要求融入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过硬的作风、清廉的形象、务实的行动,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书写为民奋斗的辉煌篇章。

作者单位:市委党史研究室宣教处


编辑:龙宣辰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