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为农业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陈世玉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5-10-29 09:25:3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集中展现了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生动记录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鲜活实践,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其中,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我们必须深刻领悟党中央决策部署,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争做强国兴农路上的奋进者。

深刻领悟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中心任务,争做产业兴旺的推动者。第五卷第4个专题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农业发展。因此,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必然要求。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的结构骨架,优化产业体系重在解决农业资源要素配置和农产品供给效率问题。要持续稳住粮油这一基础性产业,提高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稳定供给能力,加快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生产体系是现代农业的动力支撑,革新生产体系重在解决农业的发展动力和生产效率问题。要加快将新技术、新模式运用到农业中,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加快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步伐。经营体系是现代农业的运行保障,拓宽经营体系重在解决“谁来种地”和农业经营效益问题。要立足我国小农户数量众多的基本农情,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广泛开展面向小农的社会化服务,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

深刻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理念,争做生态宜居的守护者。第五卷既从宏观上对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整体部署,也从微观上对发展生态低碳农业、守住绿水青山作了系统设计。我们要切实将生态振兴摆在乡村振兴的突出位置,守护好乡村的绿水青山。要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推进过程中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使整治力度、建设深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相协调。要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土壤污染修复、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广生态农业技术,探索碳汇交易、生态补偿等机制,以“美丽生态”催生“美丽经济”,将田园风光转化为发展动能,在湖光山色中孕育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业态,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深刻领悟“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时代要求,争做乡风文明的促进者。第五卷第8个专题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守住乡村的“根”和“魂”,让广大农民自信自强、振奋昂扬。要弘扬主流价值。因地制宜组建宣讲团、宣讲队,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红色文化,广泛开展文化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丰富文化供给。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加大对乡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和本土文化人才的培养,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等阵地,创新开展“戏曲进乡村”等文化惠民活动,打造更多“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品牌。要推进移风易俗。深入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持续整治相互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突出问题,努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文明风尚,让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

深刻领悟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基础要求,争做治理有效的践行者。第五卷第11个专题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指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要建强“战斗堡垒”。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关键在党,关键在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带动。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带动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深耕“三治融合”。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完善“一事一议”、村务公开等制度,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发挥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要传承“枫桥经验”。要依托“141”基层智治平台,构建常态化、网格化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引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更好实现对矛盾纠纷形势的综合研判、对苗头性问题的预测预警,真正把“枫桥经验”落实到基层治理末梢。

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重大论断,争做生活富裕的奋斗者。第五卷第9个专题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主题收录习近平总书记部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指出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完善过渡期后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对有劳动能力的,强化开发式帮促机制,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对劳动增收能力较弱的,强化“帮扶+保障”机制,逐步改善他们的生活水平;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强化兜底保障机制,提高他们的生活幸福感。要拓宽增收渠道。面向农村居民开展订单、定向、定岗等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职业经理人”制度,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深化农村改革。立足山区库区实际,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逐步完善联农带农、强农富农机制,努力构建“小县大城”“强镇带村”“强村富民”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作者: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第16期中青年干部培训2班学员,重庆市巫山县福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编辑:曾敬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