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生不为利,逝不占地!”老兵走了,最后一个心愿实现了

作者:周文冲 刘晶瑶 周子易

文章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发布时间:2025-11-05 20:13:11

11月3日

抗美援朝老兵程铭

完成了最后一个心愿

——捐献遗体

在亲属、抗美援朝老战友

红十字会志愿者等共同见证下

90岁的程铭穿着军装

胸前挂满军功章

完成了从战士到志愿者的

生命礼赞

1935年12月

程铭生于重庆

童年遭遇重庆大轰炸

父亲和祖父

被日机投下的炸弹炸死

祖母病死后

8岁的程铭沦为孤儿

以乞讨为生

幸得战时儿童保育院收容

这段苦难的经历

让他早早知道了

家国安宁的珍贵

爱国报国的种子

就此深植在心中

1950年12月

15岁的程铭投身军旅

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

次年初

他怀揣着“保家卫国”的信念

奔赴朝鲜战场

参加多次战役并荣立军功

用青春热血践行了

军人的使命担当

回忆当时,程铭曾说

“没有国家就没有我

这正是我报效国家的时刻”

晚年,他积极参与

抗美援朝老兵联谊活动

谆谆寄语青年

传递革命精神

2020年

他与妻子黎兴明

共同做出庄严决定——

登记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今年6月5日

重庆举行纪念大轰炸遇难同胞活动

作为大轰炸的亲历者

久病在床的程铭

却执意要出门

他对老伴说:

“我一定要去”

活动现场

幸存者和遇难者亲属

向亲人和同胞献花

程铭从轮椅上下来

坚持站起来表达敬意

这是他最后一次出门参加活动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程铭对妻子说:

“我的不少战友年纪轻轻

就死在了战场上

我多活了几十年

年轻时是苦难的

老了有子女照顾、政府关心

感到很幸福

我就安详地走

一切从简”

他还说

“要把自己

完完整整献身医学”

11月2日

程铭与世长辞

他作出自己最后的奉献

他的老兵战友吴如辉说

“我们痛失了一个好兄弟

好的战友

我们永远怀念他”

“生不为利,逝不占地”

他践行了“将一切献给国家”的誓言

老兵程铭,一路走好!


记者手记:

大概是在2015年,我在一次重庆大轰炸受害者对日民间索赔活动上,第一次遇见了程老和他的夫人黎老师。

一聊才知道,程老既是重庆大轰炸亲历者,又是战时儿童保育院收容的孤儿,还是抗美援朝老兵、退役军人。

此后,一有相关主题的报道选题,我总是想到他。

抗战胜利70周年时,他是《当年的孩子——“战时儿童保育会”烽火中救助近3万难童》一文里,“裹着破了洞的麻袋和烂棉絮的无家可归的孩子”;抗战胜利80周年,《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炸不垮的山城》一文,我还是从他写起。

他们老两口是热心人,牵头组织保育院学生、抗美援朝老兵联谊会的活动,给近百人一个个打电话,把一群颤巍巍的老朋友聚在一起。

他们的活动也叫我,说不用写什么,就是大家聚一聚。

我听老兵们讲战斗,听战场有多惨烈。我听老兵们唱歌,他们像年轻时一样,雄赳赳、气昂昂。我给老兵们拍照片,他们每个人都穿着军装,胸前挂满军功章。

黎老师说,这些老革命都八九十岁了,这次见了,可能下次就见不到了。

2021年的一次老兵联谊活动上,老兵和我说,坐公交车忘带交通卡,出示退伍军人相关证件,司机不认,要把他赶下车。

他们渴望获得更多的尊崇感、获得感、归属感。

当年,根据各地退伍军人心声采写的材料,得到高层关注,推动退役军人权益保障进一步完善。

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程老。他可能没有那么确切地知道,他为退役军人权益保障出了多少力。

去年1月23日,一次老兵联谊会活动,在一处商业体的大厅举行,来了不少老兵,那天气温低,程老和战友们都穿了好几层衣服。

在活动前一晚,黎老师给我发信息说,联谊会几年没搞大型活动,老兵岁数都大了,让我早一点来帮忙,搀扶老兵。

没想到,这是我和程老的最后一面。

今年以来,他的身体很不好,腰痛折磨着他,躺在床上起不来。

但“六五”重庆大轰炸纪念日活动,我在同事拍的视频上,看到了程老。

黎老师和我说,他执意要去。活动现场,程老还从轮椅上站起来,在大轰炸遇难者纪念碑前敬了礼。他的父亲、爷爷都死在大轰炸中。

也许他有一种感觉,自己身体日渐衰弱,再来不容易了。

抗战胜利纪念日,黎老师发来程老的话:是先烈们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我这个日本轰炸下的孤儿才活了下来!今天我有幸看到了祖国的强大,人民的幸福,我感到青春无悔!感谢祖国!

这周一下午,我在朋友圈看到了程老离世的消息。

黎老师说,因为要捐献遗体,仪式简短。程老临终前嘱咐,不要惊动他的老战友。他说,可能这回翻不过这个坎了,不要做无谓的抢救,要把自己完完整整献身医学。

黎老师给程老穿上了军装,戴上军功章。他去见他的战友了。

这么多年,我没给老人家提过东西,也没把拍他们的照片打印出来送过去,这是我无法弥补的遗憾。

谨以此文,送别我的老朋友。(周文冲)

编辑:李云霄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当代党员杂志社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